佳偶句子网/
当前位置 : 佳偶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正文

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解释【93句文案集锦】

2023-08-28 09:37:42 句子大全

王阳明名言名句及解释

1、王阳明一语道破天机——那只是因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2、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3、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4、这对后来儒家的哲学理论,起了重大支撑作用。

5、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别。

6、0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7、该句出自《王阳明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谦书》。

8、0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9、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10、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1、“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12、王阳明名言四:“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3、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14、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15、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6、大意: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17、《大禹谟》以及这十六个字,与伪孔《古文尚书》所编造的《太甲》、《仲虺之诰》、《说命》、《旅獒》、《同命》等篇, 构成此后近两千年儒学道徳理论依据。

18、圣人之所以谓之生知者,专指义理而言,而不以礼乐名物之类,则是学而知之者亦惟当学知此义理而已,困而知之者亦惟当困知此义理而已。

19、解析:心里有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心无旁骛了。

20、感悟: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因为一个能谦虚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宽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有教养的。那么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语,必定都是合乎仁义礼仪的,自然都是善的。

21、王阳明名言二:“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22、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23、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24、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

25、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即是道明。

26、解析:善念萌发之时就要认识到去扩充它;恶念萌发之时就该意识到去遏止它。认识、扩充、遏止就是志,这是上天赋予人的智慧。

27、首先,“天地”一词并不专指自然界。儒家经典《易传》中有一个关于天、地、人的“三才”宇宙模式,表明古人倾向于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整体。“天地”有“天地之间”的意思,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间社会,故“天地”一词的确切涵义要根据文本的上下语境加以研判。在“四为句”的语境中,“天地”应当指人间社会,而不是指自然界。有时张载把指称社会的“天地”也称作“天下”,故“为天地立心”也可以称作“为天下立心”。 其次,“为天地立心”的“心”有别于“天地之心”的“心”。“天地之心”一语见于《周易·复卦》。

28、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29、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

30、王阳明名言八:“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31、原句: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32、解析:一个‘傲’字,是人生最大的毛病。身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顺;身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爱;身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

33、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34、“又比如,一个人知道痛,那一定是他经历过痛,他才知道痛;一个人知道冷,那一定是他经历过冷;一个人知道饿,那一定是他经历过饿。知和行怎么能分得开呢?上面所说就是知与行的本来面目,没有被私欲隔断。”

35、“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为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36、选自《传习录》。及至在龙场驿三年期间,颇能领会其中意思。乃知天下事物本来就无法用格物工夫穷尽的,格物工夫只能在自己的身心上着手,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以实现的,便自能有一种担当精神。这层意思,却要告知诸位朋友知道。

37、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38、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39、因此,要想了解王阳明,首先必读《传习录》,以领悟其思想精华。

40、▲王阳明故居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余姚镇龙泉山北麓武胜门路

41、原句: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42、传授知识不追求数量与速度,只以使人精通与熟练掌握为贵。

43、全文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为未足,而必外求于天下之广,以裨补增益之。”(取自《传习录》)

44、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45、译文: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46、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47、感悟: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48、王阳明名言三:“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49、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0、如果我们始终能在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世道面前秉持良知做人做事,那就终会有所成。

51、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52、译文:灾难没有比受到上天的功劳更大的,罪没有比掩护别人犯罪更大的,恶没有比偷袭别人下处更大的,辱没有比忘记自己的耻辱更大的.四者具备就都是祸。

53、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54、古语云,“欲速则不达”,学习知识也一样,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去专研与打磨。

55、出自《王阳明全集·卷6》。心之良知就是圣人。

56、大意:悔悟是去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57、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58、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59、▲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一代大儒,受万世敬仰。

60、“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传习录》。”

61、知行合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62、译文:心,即是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63、陈道明之所以让老中青几代人敬佩,更主要的是他知行合长期坚守自我不搞人设!

64、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这也是对心学最恰当的阐述,王阳明所表达的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思想。他没有说“同归于无”,如果这样说,那就是一种西方的思想。他是说“同归于寂”,“寂”不是“无”,而是在没有交感时处在一种寂静的状态,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有个概念叫“寂感”。

65、陶行知大师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做公益就是为了实践自己的“知行合一”。

66、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

67、感悟: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脚乱、越忙越乱,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为什么会这样?

68、诚意只是循天理。虽是循天理,亦着不得一分意。

69、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也一直相信“抬头三尺有神明”,所以做人做事始终怀着敬畏之心。

70、“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71、原句: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72、而做人不成功,即便做事成功也是暂时的,因为没有人格底子做衬托,一切都如空中楼阁无法长久。

73、解析: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

74、若问良知是什么,也可解读成“初心”,我们如今高声呼吁大力提倡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大抵也是这个道理。

75、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76、尽管身边总有些人质疑我们做公益是不是作秀或另有所图,但我不解释,因为时间长了所有人终会明白。

77、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78、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79、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80、王阳明说:“这就失去了古人的宗旨了。我曾经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些,只说一个知,就已经有行在里面了;只说一个行,就已经有知在里面了。”

81、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实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动处就是几。

82、感悟:王阳明口中的“良知”,等同于“本心”。本心人人都有,王阳明则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多数人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便是因为物欲的蒙蔽。

83、王阳明曾对弟子黄直诉说过自己提倡“知行合一”说的动机:“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84、此心不动是指人的本身对外界的人、事、物不动心,心外无物。此心指知善知恶的良知之心。

85、原句: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86、解析:人心是天渊。心的本体无所不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只是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没有止境。本来就是一个渊。只是被私欲窒塞,渊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统统荡涤干净,心的本体就能恢复,心就又是天渊了。”

87、原句: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88、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89、“知”与“行”的关系,是自孔孟开始儒家先哲论述的重点议题。儒家学者都知道“知”与“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一直都是将二者分开,各自论述。学者们普遍认为“学问”是“知”, “实践”是“行”,“知”与“行”是两件事。

90、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91、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

92、王阳明名言九:“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