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句子网/
当前位置 : 佳偶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正文

苏格拉底死亡原因和过程【54句文案集锦】

2023-07-31 09:46:44 句子大全

苏格拉底死亡原因和过程

1、很显然,这个论述并不能直接得出“死者的灵魂存在于某处”的说法,苏格拉底是直接跳到72A这个结论的。但其关于生、死两极互为因果化生万物的思想,倒是和太极图原理有些类似,体现的是生命轮回的思想。(苏格拉底死亡原因和过程)。

2、司马:(同样气息微弱)我不信,然而我也不悔。

3、难道在那时候,印度和希腊就有通商人员往来,原始佛教的教义就有了传播?这只是个猜想,也很难找到文献依据。不管是不是,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的这种生死观和佛陀的教义如此相似,还是挺让人惊讶的。

4、这就是苏格拉底。他要我们知道自己的无知,要我们追求灵魂的完整,要我们不断与内心对话,不能自我分裂,他说,“逃离死亡并不难,可逃离邪恶却难得多。因为邪恶比死亡跑得更快。”这句话才是苏格拉底对死亡最真实的看法,大家千万不要被苏格拉底另一段有关死亡的话所迷惑。苏格拉底在最后的发言中,曾经说他认为死亡无外乎两种结果,一种是甜蜜的安睡,一种是可以和他想要见到的人,比如荷马等在一起。但这是功利主义的死亡观念。凭什么死亡就是甜蜜安睡而不是饱受折磨?凭什么死后见到的就是自己想见的人而不是自己讨厌的人?苏格拉底其实通过他的慷慨赴死的行动表明,他是在向死而生。之所以必须死,是因为他所担负的神圣使命,他保持的人格完整性,其意义是大大超过死亡的。

5、这已经是在苏格拉底第三次论述之后,要是一般人的话,是不是会有厌恶继续讨论下去,转向沉默呢?但苏格拉底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心,并深深地打动了裴洞,以至于一向敬佩苏格拉底的裴洞也感叹“从来没有像那时那样佩服他”。

6、(4)何仁富.(1996).通向至善之路———苏格拉底的人生境界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8-

7、黎陆昕:其实,直到这个时候,苏格拉底的拥趸,尤其是克里同还不是那么绝望,因为他早就为苏格拉底想好了最后一招,那就是:逃跑。为什么跑、怎么跑、跑到哪里去、跑了以后怎么生活、孩子和老婆怎么办等等、等等,克里同全都考虑的非常细致,但是苏格拉底还是拒绝了。关于这一点,柏拉图在《克里同篇》中有太详细的描述,我都无需在赘言,克里同诚恳的提议与苏格拉底耐心的拒绝,是在一种非常戏剧化的过程中演绎完成的,可谓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8、云雾中又走出一人,他身材精瘦,面不生须,目光坚定、正直,他是司马迁。他扫视着这里,试图寻找出路。他看见了苏格拉底,露出惊讶的表情,但很快恢复,向他走去。

9、雅典的智者们只有专业知识,无法探究人的美好生活;雅典人不知道人与神的根本距离,在求知上没有一种必要的谦卑态度。知识开发了民智,但扰乱了社会;专业开阔了视野,但也培养了傲慢。难道让人了解云朵的形成,多认识几颗星星,就是对他好了么?一个人有可能知道某些具体知识,但并不理解真正的“好”是什么。最重要的还是教给人们做人和做公民的道理。

10、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对阿尔西比亚德的作为起到了催化剂的促成作用,但阿尔西比亚德的行为有其自己的逻辑与动机,应探求其行为的根源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苏格拉底。要归责的不是哲学教育指明的终点,而是他选择的异于常人的途径。

11、据《克里托篇》说,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而死,终年70岁。

12、附注:这是我为喜马拉雅的“大咖读书会”提供的录音文件的文字稿,所推荐的书是《苏格拉底的申辩》(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讲稿还参考了施特劳斯、斯东、修昔底德等的著作。(苏格拉底死亡原因和过程)。

13、正是在这里,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被展现了出来,尽管他并不确定他一生的努力是否会有成效。

14、「理智直接掌握的对象都是无形的,简单的,而且不朽的。我可以透过理智认识这柄剑,并给它起一个名字:A。这时侯,我可以说我有这把剑的观念了,不是吗?」

15、于今:是,你不是找死吗,好,那就成全你吧!在那个氛围下让“雅典的民主”充满理性,也实在是太难为它了!呵呵。但是,应该说明一点,起诉者虽然一致要给苏格拉底死刑的惩罚,但是他们的内心未必一致,特别是那个代表执政者参与起诉的人,他的目的在于给苏格拉底一点教训,给苏格拉底死刑无非是强加给苏格拉底更大的压力,使他能够屈服,然而他还是想错了,他低估了苏格拉底的人格。

16、格贝看来是没有被说服的,所以苏格拉底做了第二次论述。不过,格贝依着苏格拉底的结论,从《枚农篇》里“学习实际就是回忆”的说法出发,指出如果灵魂在投生之前不存在的话,回忆就是不可能的(73A)。

17、苏:为了获得真理,我们必须借助我们的理智来追溯到现象之下的隐藏着的东西,对吗?

18、论证的起点是苏格拉底为记忆下的定义:由从前知道的事而得到的认识,就是记忆。作为提示物的具体事物被感知后,记忆就被触发,另外一个事物便被回想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被感知的事物会被与记忆中的事物进行对比,而抽象的、概念中的相等则作为对比的标准。我们于是会感觉,所感知的事物与所想起的事物拥有物质上的相等,即这样的相等在某些角度下就成立,在某些角度下不成立,并非绝对相等。这就说明,绝对相等的概念我们已经在感知到事物前就记得了,并在感知到事物时回想起来。感知事物时,我们运用的是感官,而感官在出生时便拥有了,所以绝对相等的概念在出生前我们就懂了。同理可证,绝对的善、绝对的美、绝对的公正,等等的绝对的概念,即“共相”,我们早在出生前便拥有了。所以,灵魂在出生前就已经存在。

19、裴洞先讲述了苏格拉底和妻子告别的一幕,苏格拉底在看到妻子嚎啕大哭被人搀扶走以后,说了一番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看法:

20、由此,苏格拉底再次引出了自己对什么才是真正的哲人的看法:“那些真正的哲人,也只有这些人,是经常极度热衷于使灵魂得到解放的;他们所从事研究的正是使灵魂摆脱和脱离肉体。”(67D)

21、促使苏格拉底最后做出接受判决的选择的原因,除了与其在事实层面与价值层面对死亡的看法有关,还有着信仰上的支撑。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多次提到他心中的“灵异”支持他的抉择,并且说是神指引他这样做的。另外,当时指控苏格拉底违法的首要罪状是说“他不尊敬城邦尊奉的诸神而且还引进了新的神”。可见,苏格拉底是有宗教信仰的,但又不同于当时希腊盛行的拟人化的多神教。苏格拉底信仰的究竟是什么?心中的“灵异”又指的是什么呢?

22、然而,这段看起来震撼力十足的自我表白却把辛弥亚给逗笑了,但苏格拉底并没有在意。在接过辛弥亚的话茬时,他以普通人可能对哲人向死而生的误解进一步提出了三个问题:在什么意义下真正的哲学家愿意死;在什么意义下他们值得一死;是哪一类死(64C)。

23、苏格拉底这里说的纯粹的知识,是关于“存在”的知识,只要有肉身感官的束缚,是不可能完全获得的。这看起来颇像是一个灭欲、入定而问道的过程,而且苏格拉底自己似乎也是这样实践的。这一点可以从阿尔基弼亚德描述的苏格拉底如何在思考一个问题,一动不动地站了一整天的状况中看出些端倪。如果不是经过长期艰苦的锻炼而获得这种境界很高的入定能力,很难想像苏格拉底能做到一点。(《会饮篇》,220C)

24、读完《裴洞篇》,要说谁对苏格拉底的怀念之情最深切,恐怕无人能出柏拉图其右了吧。

25、苏格拉底这位述而不作的哲学家在西方人眼中的地位,有如被奉为圣人的孔子在东方文化中的地位一样崇高。然而,这位西方人眼中的圣人却被西方文明最为推崇的民主制度判处了死刑。(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的悲剧是双重的悲剧,是最优秀的人与最优良的政治制度之间相互碰撞直至毁灭的悲剧。)然而,在这让人不寒而栗的双重悲剧中却升起了后来在西方世界不断闪耀并最终引领人们走出黑暗的理性之光。苏格拉底用自己的生命点燃的“理性之光”不仅最终照亮了黑暗的中世纪,引发了科学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即使到今天,人们也仍然在其光芒指引之下,勇敢地应用自己的理性,考察人类社会和宇宙之间的各种问题。或许,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文明发生和发展的历史,都不过是在诠释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

26、关于柏拉图是否出于追求戏剧化效果或是什么别的原因,刻意没有点出毒药是毒堇汁,存在一些争议。因为据说服用这种毒药,会让人非常痛苦,身体还会剧烈抽搐。不过,也有较真的学者,用现代医学知识证实了柏拉图的描述是准确的。(戈尔茨坦,P5注1)

27、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

28、(2)梯利.(1975).西方哲学史上.商务印书馆.

29、这就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最后的结局,一直到最后一刻,他都还在声嘶力竭 地谈论着神明、知识、灵魂不朽与永恒的福乐。没有知道他的灵魂最后去了哪里,但毫无 疑问地,在当时的希腊,苏格拉底肯定是所有人中最勇敢,最聪明,也是最正直的。

30、黎陆昕:围绕着雅典对苏格拉底的审判,苏格拉底有自己的放弃与选择。

31、苏格拉底主要探访了三种类型的人,这三种人在他心目中都是最有智慧的。他先访问政治家,发现声名显赫的人原来才是最无能的,最爱强不知以为知,指点别人什么是善和美好;接着他又拜访诗人,发现作诗并不是靠智慧,而是靠某种自然灵感,但诗人们因为会写诗,就认为自己在别的事情上也最智慧。最后苏格拉底拜访手工艺人,当时的手工艺人还包括画家和雕刻家等。苏格拉底承认这些人知道他所不知道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比他有智慧,但他们自以为在别的事情上也无所不能。

32、苏:对于死亡,要弄清楚它是怎样的,我们是否也要这样运用理智呢?

33、苏格拉底道:「那正是我要谈论的主题。或许一般民众难以理解,但我认为一个把一生贡献给哲学的人在临死前感到快乐是很自然的。我接下来就想同各位分享,这类事如何可能。」

34、西米认为,肉体与灵魂的关系,正像是琴弦与和谐的关系。琴弦调整得好,便可以得到音乐的和谐;而假如琴弦断了,和谐便会消失,而琴弦依然存在;同理,灵魂是人身体各种成分的调和,人死之后,肉身还能存在一段时间,而灵魂则即刻消失了。由此,西米认定,灵魂不如肉体经久,是可朽的。

35、不管怎样,苏格拉底是认定“一个人应当为自己的灵魂打气,在生活中拒绝肉体的快乐和奢华,一心追求知识的快乐,用明智、公正、勇敢、自由、真实之类灵魂自身固有的东西来装点它”(114E)。他所讲的神话,虽然不能断言其真实与否,但确有强化对真正的哲人应该怎么做的认识作用。向死而生的哲学研究,意味着要时刻关照自己的灵魂,在追寻美德和智慧的过程中,让它不断得到净化。

36、因而,无论说苏格拉底没有尽教育之责还是教导不当,抱怨都是不足为信的。

37、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

38、有关苏格拉底的这场审判,于苏格拉底而言,是他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次绽放和表演;于雅典民主而言,是永远也洗不去的污点和伤痕;于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复兴而言,它留下了让人类在反思中前行的弥足珍贵的经验与教训。

39、看起来苏格拉底的第一次论述(70C-72E)针对的是1),第二次论述(72E-78B)针对的是2)。

40、雅典公民大会不仅是唯一的立法机关,而且具有高级公职人员的任免。执法、行政、军事、财政、宗教事务的决定权。从公元前5世纪起,公民大会就经常受理涉及重要人物或高级公职人员的案件以及司法执政官提出的公诉。

41、然而,西方现代体制是否就已经把苏格拉底之死衍生出来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呢?其实并非如此。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福山写了一本书叫《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他的主题很明显,并不是说时间停止了,而是说人类历史上的理想制度已经确定下来了,人类不会再有新制度的发明,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没有了,剩下的只是人类平庸而自由的生活史。他提出最后之人是“没有抱负的人”,认为在美国这样的大国里,“个人在国家的伟大面前显得十分渺小,使他没有任何主人的感觉。相反,在他所无能为力的现实面前他却感到自己十分弱小和无能”。经过了20多年的时间洗礼,我们回过头来看福山的“历史的终结”问题,似乎发现,原来福山是个“标题d”。历史不仅没有终结于一些意识形态式的大词,反而在全球化背景下衍生出民族冲突、贸易战、恐怖袭击、文明冲突、生态灾难等更多问题。

42、辛弥亚和格贝的看法,是通常所说的“断见”,既相信人死如灯灭,肉体消亡后不会有什么东西会继续存在。这样的“断见”在当时的雅典显然是普遍流行的看法,所以格贝才会说“一般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对灵魂的看法(70A)。另外,格贝提出要从两方面来论述灵魂的存在:1)一个人死后灵魂还继续存在;2)灵魂保有某种能动的力量和智能。(70B)

43、苏格拉底之死是对正义和法律的最高维护与忠诚

44、苏:安息?一个新名字。我还不知道波斯人还会在波斯以外的地方生活。尽管我对你说的地方非常好奇,但是我们最好还是先了解一下对方,毕竟通常人不会觉得与一个不知来历的人谈话是好的,你赞同吗?

45、不得不说,苏格拉底在这里所阐释的哲人净化自我、并让灵魂飞升的过程,和佛家的戒(离欲)定(看住心意)慧(开智)的修习过程非常相似。

46、必须得承认,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有一种如雷贯耳的感觉。

47、司马:“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中生有。

48、在人类历史上,有两次最为著名的审判,一次是苏格拉底的审判,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一次是耶稣的审判,耶稣被钉十字架。两个人的死亡,标志着两种伟大传统的诞生,一个是希腊理性哲学的传统,一个是基督教宗教信仰的传统。这两大传统的交汇融合,为整个西方文明打下了基本的底色。

49、苏:死亡?这是一件平常却沉重的事,司马,你畏惧死亡吗?

50、 苏格拉底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逃避死亡会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51、根据当时雅典法律规定,处死犯人的方法是赐以毒酒一杯,但在处死前关押的一个月中,法庭允许犯人的亲友探监。当时便有许多青年人天天去监狱探望苏格拉底,其中有位名叫克利托的青年问苏格拉底有无什么遗言时,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别无它求,只有我平时对你们说过的那些话,请你们要牢记在心。你们务必保持节操,如果你们不按我说的那样去生活,那么不论你们现在对我许下多少诺言,也无法告慰我的亡灵。”说完他便起身去洗浴了。

52、克贝回道:「全部的东西,都会毁灭与消失。」

53、二人沉默。在争辩的过程中,他们早已因为体力的消耗不能再保持站立,现在坐着都困难。他们躺倒在地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