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句子网/
当前位置 : 佳偶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正文

苏格拉底的申辩【40句文案集锦】

2024-01-15 10:18:24 句子大全

苏格拉底的申辩

1、和中国的传统观念相似,起诉自己的父亲在雅典人看来也是一件非常奇怪,非常不孝顺,甚至非常不虔诚的事,但是游叙弗伦却对自己的指控充满自信,认为起诉自己的父亲,维持正义,是一件非常虔诚的事情,自己作为占卜师,比一般人更知道神希望我们做什么,知道虔诚到底意味着什么。(苏格拉底的申辩)。

2、  苏格拉底认为,在主体的生存中,善本身就是目的。哲学的最高目标不是建立一个理论体系,而是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善恶,揭示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使人们能够合理地选择行动,安排生活。因此,他没有留下任何形式的著作,而是把哲学化为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伦理学,后人看到的他的思想材料只是其学生保存下来的一些对话记录,如柏拉图的《申辩篇》、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不过,苏格拉底把人生问题归结为善的问题,并把善归结为知识(美德即知识),最终把西方哲学引向了认识论和科学主义的轨道,偏离了人生意义的探究。真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千年以后,成为尼采生命哲学的第一个攻击目标。

3、但最后,这份申辩彻底“失败”,苏格拉底败诉身亡,从这个意义而言,这份“失败”的申辩,绝非申辩之典范,而是一名哲学家的自白。正是这份自白,深深的震撼了在审判现场的他的学生柏拉图。于是柏拉图用他的生花妙笔,将当年从审判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便有了此书——《苏格拉底的申辩》。

4、如果你们不听信安虞托斯的提议,现在就打算放过我——他曾说过,要么一开始就根本不应该把我带到这里来,要么既然已经带来了,就不能不投票处死我,因为他还当着你们说过,如果此时让我逃脱,你们的儿子们就会按照苏格拉底所教导的去求索,全都会被彻底败坏掉,——对于他这种提议,如果你们要求我:

5、  这样,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观帮助他实现了模仿从自然向精神领域的过渡,使文艺创作的原则发生了更新,这一新的创作原则经由柏拉图的中介,在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体系中得到完善,成为西方历史上牢不可破的文艺本质观念,直到19世纪才被动摇。(苏格拉底的申辩)。

6、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7、“我很难赢得你们,不是因为缺少语言,而是缺乏勇气和无耻,我不愿对你们说那些你们最喜欢听得到话,我不哀悼,不悲恸,不做也不说别的很多我认为不合我品行、而你们习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那些。我宁愿选择这样申辩而死,也不选择那样活着。”申辩从反驳对苏格拉底的诬蔑开始,一方面他告诉人们自己并不是无所不知的智慧者,而是有自知之明的爱智者,他的“无知之知”是基于自知之明的一种主动的、不断驳斥虚假知识的求知活动。真知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关于什么是“好的生活”这样的哲学知识,其他所有具体的知识都是从属性的。一个人完全有可能知道并掌握某些具体的知识,但并不理解真正的“好”是什么。另一方面他澄清自己的“无知之知”与智者们的不同,德尔斐的神谕让他看到,他很难像普罗塔戈拉那样的智者把知识当成商品进行交易,在意识到无知后,苏格拉底在人之间奔走,通过不断地对话获得“无知之知”。至于什么是“好”他也不知道,但他通过教给人们不好希望让人变得更好,这也使他落得“败坏青年”的罪名。义疏将申辩解读为哲学与政治之争,即两者的目的都是实现美好的生活,需要消化。

8、“而如果你们中有人要争辩,说自己的确关心那些东西,那么,我不会放过他,也不会离开他,而是立马质问他、省察他、盘诘他。如果我认为是劝诫“私下”碰到的人,而不是公开教育。他并没有美德,反倒冒称自己有,那我就会责备他,说他把价值最大的东西当作最不重要的,却把微不足道的东西视若珍宝。我碰到任何人都会这样做,无论是青年还是老者,无论是异乡人还是本城同胞,当然尤其要针对本邦人,因为你们在族类上与我最亲近。

9、  苏格拉底毕竟只是一个过渡人物,他虽然扭转了古希腊文学研究的方向,但对一般文艺问题缺乏思考,对具体文艺问题的研究更嫌单薄,这与古希腊人丰富的文艺实践是不相称的。他未竟的事业是由柏拉图接续,并由亚里斯多德最后完成的。

10、而柏拉图和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则是标准的正人君子,但是在柏拉图那里苏格拉底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不管不顾,总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而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就更接地气,喜欢给周围的人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建议。

11、于是,他以“马虻”之职责要求自己,不断去叮咬着、审查着、刺激着雅典和他的公民,企图去唤醒他们,让其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由此去追求自身美德与世间至善。

12、链接:https://pan.baidu.com/s/12qkC2ivIBArkl21-W-jerw提取码:i5bk书名:苏格拉底的申辩

13、所以,要了解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就有必要先来听听苏格拉底。

14、你以为你是在控告阿纳克萨戈拉吗,我亲爱的美勒托斯?你如此藐视法庭中的这些(陪审)人,竟然以为他们如此没有文化,甚至不晓得克拉左美奈的阿纳克萨戈拉的大作中,满篇都是诸如此类的言论?

15、但是苏格拉底从来不会轻易放弃。他也不会让对话者轻易放弃,在苏格拉底的追问下,游叙弗伦又说出了一个定义,他这次把虔诚说成「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关照神。」

16、苏格拉底认为,神这么说其实是想要告诉人们,人的所谓「智慧」和神相比不值一提,而所谓「最智慧的人」,也不过是唯一一个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无知的人。

17、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好奇,苏格拉底到底是怎么揭露其他人的无知的呢?

18、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19、苏格拉底听到对他的指控后本来可以选择自愿流放。但是他依然留在雅典,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法庭的陪审团大约由500人组成柏拉图的《申辩篇》记载了苏格拉底为自己的辩护,这是对他理智能力的光辉证明。他有力地揭露了原告的动机和他们指控根据的不充分。他强调自己对雅典的毕生忠诚,他提到了他的军旅生涯和在审判将领的事件中对法律程序的维护。他的辩护是强有力的论证的典范,完全建立在事实和讲理的基础上。当他被判有罪时,他还有机会提议给自己定什么形。苏格拉底不但坚信自己无罪,而且他坚信他这样的生活和教到对雅典是有价值的,他提议雅典人应该让他得到应得的奖赏。苏格拉底把他自己和“在奥林匹克比赛中赛车、赛马夺冠的人”作了比较,他说,“这样的人只是让你们表面上快乐,而我是让你们真正地快乐。“ 因此他说,他的奖赏应该是”由城邦出钱在名人院里奉养他“,这个礼遇是只有声名显赫的雅典人、将军、奥林匹克冠军和其他杰出人士才能荣享的。陪审团在他的傲慢面前颜面扫地,最后判处他死刑。

20、苏格拉底被自己的同胞告上法庭,两项罪名,分别是「不信城邦的神」和「败坏青年」。

21、苏格拉底向我们伸出手来,说:来来来,不要怕,慢慢地往前走。这种不断地拷问自我的过程,让人觉得战战兢兢,但又极其刺激。这是一种跟自己死磕的大无畏精神。

22、这段故事听完,你就有所感悟了。只会背诵苏格拉底金句的人,苏老师是不喜欢的。你不能因为自己知道苏格拉底,就觉得比别人更有智慧。苏格拉底老师告诉我们的是,最大的智慧在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23、从中获得利益的人说它公平,而被剥夺利益的人则会觉得不公正,因此正如刘星老师所说:价值判断这东西,有时就是见仁见智。这也导致了某些西方人对待自己认为不好的法律的慎重,以维护理性和秩序。

24、简单来说,苏格拉底的主张就是——“谁都不能阻止被神选中的我去批判人们、督促人们关心自己的灵魂”。

25、与这场战争有关的一系列事件终于导致了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死。其中之一是阿尔西比亚德斯的叛国行为,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阿尔西比亚德斯去了斯巴达并在对雅典的作战中为斯巴达人提出了颇有价值的建议。这就难免让许多雅典人认为苏格拉底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对阿尔西比亚德斯的行为负责。

26、零基础也能读懂的哲学入门书|《一本书读懂50部哲学经典》

27、在这座以民主闻名的城邦,苏格拉底像牛虻一样不停在各处警醒、劝说人们,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无知和缺陷。但并非人人都受得了逆耳苦口,可以想象他在雅典积聚了多少民愤。因此,对他的指控是必然的,而申辩的失败也在意料之中。倘若苏格拉底顺从控告者的意愿,以妥协赢来生的机会,大可不失风度地离开雅典。但他是苏格拉底,他选择忠于自己的信仰和精神,将走过场的审判演绎成哲学家的自白。

28、公元前357年70岁,放弃政治活动,全力著述,晚期著作有:智者、政治家、斐里布、蒂迈欧篇。

29、苏格拉底在为自己的哲学生活方式辩护的时候,打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比方,他把自己比作一只「马虻(méng)」,也就是马身上的一种寄生虫。

30、于是哲学就在这样的反思中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31、在他看来,自己不但无罪,还是雅典人的恩人,他东奔西跑,和遇到的各色人等讨论虔诚、节制、正义、勇敢之类的德性,都是为了这些人灵魂的健康,是为了让他们真正关心自己的生命。

32、公元前399年的某天,苏格拉底端起雅典法庭判给他的一杯毒槿汁的酒,他环顾了一下围在周围的人,神态自若且安详。

33、“老师,您其实可以通过缴纳罚金的形式免受极刑的处罚,大家已经给您凑齐了100个米纳。”

34、我们回到这场审判,在两人都做了第一轮陈述以后,法官们开始投票。

35、苏格拉底趁机问游叙弗伦:“那我跟你请教一下,什么是虔诚?什么是亵渎神灵?”

36、苏格拉底说:“那我再问你,那是因为虔诚所以神喜欢,还是因为神喜欢所以是虔诚?”

37、公元前387年在雅典西北郊外的陶器区建立学园。“不懂几何学者勿入此门。”世称“柏拉图学院”。

38、苏格拉底又问:“那要是这样的话,如果不同的神有观点的分歧该怎么办?就说你的事情,你要起诉父亲杀人,可能有的神会支持你,有的神不喜欢你这样去做。按照你的标准,这件事情到底是虔诚,还是亵渎神灵呢?”

39、在当时的希腊,教授辩论技巧的智者学派势力强大。善于辩论是成为政治家、出人头地必不可少的素质。在辩论中打动听众的心、将谈话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十分重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