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句子网/
当前位置 : 佳偶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正文

为什么尼采的书要少看【73句文案集锦】

2024-01-16 10:36:45 句子大全

为什么尼采的书要少看

1、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内心笃定,有自己的主观意志,并坚持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最后越走越远,越走越闪耀。

2、@柚子胖胖一只:小事,有啥可懊恼的。不过我只买重过,好像还没买错过。

3、施特劳斯还讨论到尼采对虚无主义和末人、超越善恶的好坏的内涵的关注,但没特地强调这些。他更多地强调尼采对未来哲人的预见,以及尼采对宗教的理解。未来哲人是完成了的人,或者说“补充性的”人,正是由于未来哲人,其余的存在才得到辩护。正如我们所说,《善恶的彼岸》的各种讨论写作的出发点都是作为这种哲学的序曲。施特劳斯认为《善恶的彼岸》的第二章《自由精神》(或如他所译“自由心智”)展示了未来哲人的要素,而不是像第一章那样首先谈论过往的哲人以及尼采认为属于哲人偏见的东西。即便康德和黑格尔也只是在汇编价值,而非创造价值,创造价值是未来哲人特有的使命:未来哲人不同于以往的哲人。因为,《善恶的彼岸》是一种未来哲学的序曲,然而,“它并不打算为真哲学(thetruephilosophy)做准备,而是为一种新哲学(anewkindofphilosophy)准备”。但是,“由于这一事实,《善恶的彼岸》打算作这种未来哲学的样板(aspecimenofthephilosophyofthefuture)”(第九讲)。尼采是自由心智的一个或唯一一个榜样,尽管自由心智摆脱了过往哲人的偏见,但是,并不能证明:

4、但好像开头错了,谢谢。尼采的书很多都涉及到了人性的问题,详情参看尼采的最后一部书,尼采的书适合青少年以及成年人看,我直接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开。

5、为了摆脱“人生本质悲剧”的枷锁,尼采讲了一个故事:

6、希特勒是第三帝国,尼采那个时候是第二帝国,是俾斯麦,他对俾斯麦有很多很多的批判,总的意思就是说德国人强权政治,已经没有精神生活了。当时德国的国歌第一句就是“德意志高于一切”,他对这句话也是做了很多批判。所以他绝对不是个种族主义者,他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他喜欢的不是德国,他喜欢法国、意大利这些浪漫民族,他大量时间也是生活在法国南部、意大利,有时候是在德国南部。

7、《快乐科学》,这本书在尼采的一生当中,应该是处于中心的位置的,它也是尼采采用哲学的叙述方式最成功的一种尝试吧。

8、尼采的终极问题是,你奔波了这么久,何曾为自己、为生命本身而活过?是否在匆忙中驻足?是否抬头为窗外新春欢喜?是否为一个兴趣爱好沉醉不可自拔?(为什么尼采的书要少看)。

9、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

10、日神精神就是使人沉浸在万物美丽的表象之中,企图用审美克服世界和人生痛苦;酒神精神本质上是对生命的肯定,它所唤起的是人最本真的冲动。

11、在这个课程的一开始我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我说,尼采与20世纪的充满暴力与激情的反民主运动有某种关联,这种关联虽然微乎其微但却不容小觑。这毋庸置疑。尼采的意思和希特勒或墨索里尼的不是同一回事,但是,经由他的否定,他为他们做好铺垫。这毋庸置疑。(第八讲)

12、但是,仅仅几十年之后,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宣称,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在尼采的思想中最终达到了顶峰。如果柏拉图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创立者的话,在尼采中,柏拉图的每个深刻见解都被颠覆了。故事从一个极端转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当时,很多人可能会同意,宣称尼采是先驱者的新运动频繁上演层出不穷,有艺术的、有思想的,也有政治的活动。不幸的是,并非所有这些运动都是可敬的,很多将在未来的几十年后玷污了哲学家的声誉。最臭名昭著的是,很多法西斯主义者和纳粹分子在尼采身上看到了他们世界观的清晰先驱。或许最有名的例子是女演员莱妮·里芬斯塔尔(LeniRiefenstahl)1935年的宣传电影《意志的胜利》,里面描述了准超人阿道夫·希特勒(AdolphHitler)就像查拉图斯特拉(Zarathustra)那样从云端降下来,向德意志人民致意。结果,在自由民主派和进步人士圈子里,尼采最初是常常被当作令人心有余悸的可怕人物来接受的。人们认定他是缺乏平等思想,宣扬力量和残酷性的哲学家,或者是令人恐怖的非理性主义鼓吹者。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在1945年的著作《西方哲学史》中说出了很多人对尼采的看法,他写道:

13、弗里德里希·尼采是一位不朽的哲学家,他以箴言式的写作风格将整个西方文明放在天平上考量,击碎所有善恶价值观将自己伪装成真理的假面,直达存在本身,直面世界原始的痛苦。

14、凤凰文化:尼采是哲学家,但也写诗。您研究哲学,但也跨界散文。这是不是受尼采的影响?

15、简单说个例子,现在电影文化很火爆,人人都在写影评,谈电影,江湖上自称影评人的越来越多,张嘴法国新浪潮,闭嘴谈巴赞,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看过巴赞写的文章,如果看过了,又不知他们有多少人接着找来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读读,如果不理解柏格森有关“意识”与“时间绵延”这些理论,是很难理解巴赞的。

16、有一本论尼采的杰作,就是海德格尔那部名为《尼采》的著作的第一卷,而且如果你想更深入地洞悉尼采思想,海德格尔无与伦比的哲学激情和穿透力特别有帮助。(第二讲)

17、1844年10月15日,弗里德里希·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吕岑附近的洛肯村的一个牧师家庭。

18、尼采认为做“智者”、当“圣人”或者成为“救世主”乃是一种颓废的行为,他写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决不是希望人们信仰他的学说,而是要赠予人们一口宝井,让他们从井里汲取金银珠宝。所以他说:“你们是我的信徒,但是,当信徒对你们有什么用!”“你们崇拜我:但是万一有一天你们改变崇拜,那又该怎么办呢?你们要当心,免得让雕像压扁你们!”跟耶稣要求人们崇拜他和上帝不同,尼采从不要求别人崇拜他自己。

19、再来,可选,《不合时宜的沉思》、《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瓦格纳在拜雷特》、《快乐的科学》,这四本,都是属于适中的。

20、何为热爱生命?就从每天早晨起床时,少睡一分钟开始吧!

21、@提刀斩剑赵先生:很有必要,读了三遍《百年孤独》,两遍《双城记》,两遍《1Q84》,感觉都不一样。

22、有一个现象,自信息革命以来,整个世界范围内,在各自领域内取得瞩目成就的年轻人大多集中在互联网和商业领域,而人文科学几乎找不到年轻人的身影了。可能很多人会说,人文科学需要经历和积累,心智成熟之后才会有所成就。先不说什么叫心智成熟,有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先看看近代历史上的一些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

23、紧随其后的哲学家们注意到了尼采,并以“上帝死了”为出发点,逐步建立起存在主义理论。当人类失去了宗教信仰的动力,就只能从“活着”这一角度,去探寻存在的意义。

24、这样,他就放弃了隐居的生活,不再享受自己的精神和孤独,而是从智慧之巅降到愚昧的深渊去——他决定下山布道。

25、周国平与尼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6年出版的《尼采:在实际的转折点上》使得周国平作为尼采学者享誉学界,甚至普通百姓也知道周国平是著名的尼采学者,可以说,尼采和周国平在中国是密不可分的。除了研究尼采的哲学之外,对于鲜为人知的尼采的诗歌以及美学作品,他也有丰富的研究。

26、把新的知识与自己既有的知识体系连通起来,不要碎片化的知识点,人与搜索引擎的不同是,人的知识有体系,搜索引擎是堆积;

27、孤独的人,往往有思考的能力,能够思考自己的人生,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很孤独,却过着精神富足的一生,相反看那些人群中失去自我的人,他们为这场没有“自我”的狂欢盛宴丧失自己,表演着对方喜欢看到的角色,互相吹捧,内心孤寂到极点,却告诉世界,我很丰富。

28、周国平:当然是,他绝对不是业余作者写的东西,也不是哲学的一种延伸。

29、荣格曾从心理学角度,反驳将两种精神视为美学问题的说法。为了更准确地解释这两种冲动的特征,尼采把它们所唤起的独特心理状态,和梦境与陶醉作比较。日神冲动导致相当于梦境的心境,酒神冲动导致沉醉的心境,二者之间的对立完全是不同的艺术倾向之间的冲突。

30、马特·麦克马那斯(MattMcManus),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TecdeMonterrey)政治学和国际关系访问教授。新著《克服虚假的必要性:让人的尊严成为国际人权法的核心》和《后现代保守主义是什么?》等。

31、可惜的是群众仍然理解不了查拉图斯特拉的哲学,“他们弄不懂我,我的嘴巴对不上他们的耳朵。”查拉图斯特拉又转过来告诫群众不要成为“末人”。当人类再也无法过渡到更高阶段时,“末人”的时代就要到来。“末人”使大地变小了,他们的信条是“我们发明了幸福”。

32、核心问题在于,这些第三级的性质(好、愉悦、高贵、神圣)其实全部都属于全体与个体的历史或生活史,还是说,是不是某些是自然的,另一些是习俗的“历史或自然似乎是非此即彼的基本选项,我们必须试着搞清楚……尼采如何在这两个选项之间立足:自然,历史”(第七讲)。

33、●  “阴火”如何用药,治疗思路+关键点都有了

34、不要随意推翻自己的价值观,要试着去修正和补充,这个世界没有真理,只有解释;

35、-----------------------------------------------

36、核心问题是,尽管“哲人”这个词唯独出现在第一章的起始处,而没出现在别的章题中……那只是个假象。整本书都是哲人。(第一讲)

37、前段时间,国内两位著名的哲学资深学者(自称或者他称是哲学家,在我看来,他们离哲学家还差得很远,哲学家与哲学教授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在掐架,我细读了他们冗长的文章,说实话没看太懂他们说些什么和背后的逻辑,只看到满篇的标签和帽子,这是人类懒惰的表现,标签是思考上的懒人的发明,他抹杀了区别和个性,模糊了线条和纹理。

38、“上帝死了”是尼采最为疯狂的名言之这句话出自《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在《瞧!这个人》里写道:“在我的著作中,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代表我自己。我以这部著作给予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极其伟大的赠礼。”在他看来查拉图斯特拉的语言是平静的,它不像狂热分子那样去说教,去要求别人必须信仰他自己。

39、@陈韭香女士:理论上有必要,实践中经常忘。

40、尼采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41、不过,作为尼采最重要的著作之也是欢迎大家进行挑战的,毕竟,要是读懂了这本,应该就基本完全了解了尼采的内心,太厉害了!

42、每次去方所,看着高高的书架,满眼的书,一方面很庆幸,这个时代对爱书的人来说,是幸福的,一方面也很难过,这些书都像一个个陷阱,很多人陷在其中,而不自知。

43、对于普通人的一生来说,生活是多么的阴森而可怕,“而且还总是无意义的:一个丑角就可能成为人生的厄运。”因此,尼采认为人存在的意义在于过渡到“超人”,他想要给人们灌输的也是这个真理。只要你敢于走向过渡到“超人”绳索,即使丢了性命也没有什么损失的。

44、自《瞧,这个人》,团结出版社,2006年。

45、@额啊哈哈jsjdkd: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看不懂,在荒岛上和尼采一起变疯~

46、尼采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西方经典中最困难的思想家之一。这虽然不是因为他了不起的文学功力,但也不能说与此功力没有任何关系。部分因为他的疾病阻止了他长时间写作的能力,尼采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格言警句式的,或是短小的文章而非长篇大论。尼采也是情绪多变的性情中人,意思是他偶尔对某个人物或者观点毫不留情地大肆攻击,但是,随后的对待则冷静许多。总体上看,他的哲学不是教导人们如何成为尼采那样的哲学家的学习手册,而是如何克服人的自我缺陷,并释放出新的创造潜能,提出深刻的见解。不管怎样,我们能从他的著作中吸取两点。 

47、所以哲学的伴侣其实就是悲剧,你见过有几个人活的开开心心,整天没心没肺的去思考哲学呢。结语:对于这一个问题的答案,总结起来就是,一个人会因为痛苦而走向哲学,痛苦相伴的自然是抑郁情绪,而一个人也会因为哲学,而看见人生的本质,看到悲剧垫底的人生真相,这个时候也会让自己增添了抑郁的情绪。

48、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这些浮于表面的潮流与声音就特别多,充斥在书架上的评论集,充斥在社交工具上,充斥在一些精神导师的心灵鸡汤里。那些满是标签与结论的东西,根据触及不到事物的本质,只是一堆情绪的排泻物,但它们足够的多,年轻的孩子们很难穿过它们,找到一处安静之地,人烟稀小,用自己的头脑想点东西。

49、主要写了悲剧、日神、酒神,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较强,算是有“趣味”的一本,不那么严肃的书。

50、@汉乾Lan:我基本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我没钱,基本上选书比较慎重!

51、《善恶的彼岸》作为尼采最优美的作品打动了施特劳斯,他在1967年也曾这么说,就是在那篇论文中。他没有清楚说明自己的意图,尽管他拿这种优美和争论性的《道德的谱系》加以对比,并且把它对自己的吸引力和它远离丑陋之物联系起来。或许我们会在这本书高妙自由的写作立足点发现其优美。施特劳斯指出,这本书中的一切都是从哲学的立足点出发:线索就是《善恶的彼岸》的副标题——未来哲学序曲。尼采把它呈现为《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预备;我们可以说,这是对尼采成熟时期作品最明显的全面综合。

52、@涉世与归-:会懵一下,但是不会懊恼,毕竟阴差阳错也都是缘分hhhh。不加预设或许值得一读,书嘛,多读一本多一分收获,总没坏处。

53、要从读书里获得有价值的东西,必须要思考,只有思考才能透过书的表达理解作者背后的表达,也才能超越书里的内容。一本书摆在那儿,不是用来教导别人的,是用来被超越和批评的。

54、@炼云:买错书或者读错书也是一种成长,只有错过才能找到你觉得对的书。现在已经很少再买书上摔跟头了,另外大部分书我都在kindle上看,非常喜欢的书才会买纸质版。

55、有位前辈说过:“你的问题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56、尼采看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而迸发出自己的灵感,开创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库布里克从尼采哲学里找到素材,拍出了牛光闪闪的《2001太空漫游》,这些都不妨碍他们也在各自的领域内留下经典,区别仅仅在于,他们从未停止自己的思考,并坚持自己的角度,最后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自己,丰富了别人。

57、然而告诉我、我的兄弟们啊:如果人类还没有目标,岂不是也还没有——人类自身吗?”

58、不管是黄色的土,红色的土,还是黑色的土,都是可以长出大树的,关键土里要有树需要的营养,空空的脑袋里是长不出思想的。我们需要的是独立的思考,是直接面对认识对象不带先入偏见的思考。

59、施特劳斯相信,这条格言“极为重要”(格言87),是对也出现在重要的格言188中的一个基本思想的简写本。

60、只能是凭借猜测。然而,他不是凭空猜测,而是根据自己的某种体验,也就是上述所谓“一种被确证的、亲身经历的神秘主义”。对于这一点,尼采自己有清楚的意识。还在写作此书时,一个朋友对他的酒神理论感到疑惑,要求证据,他在一封信中说:“证据怎样才算是可靠的呢?有人在努力接近谜样事物的源头,而现在,可敬的读者却要求全部问题用一个证据来办妥,好像阿波罗亲口说的那样。”

61、二战时期的德国陆军步兵师。尼采的书是军人常备读物。

62、存在主义者想到了“死”,为什么今天要拼命地学习、成长、谋生,珍惜片刻,其实都是因为人类意识到自己会死,便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发挥生命的价值。

63、 ✔ 洞悉国家和社会运转的规律,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64、“超人”是什么呢?尼采说:“超人乃是大地的意义。”超人是“忠实于大地”的人,是面向现实的人。他们把那些阔谈超尘世、空讲来生的人视为放毒者。只有让上帝死掉,人们才会摆脱对虚幻天国的迷悟,重新用脚着陆,珍惜现实的自己。

65、(1)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

66、@纯粹感性幻想:流落荒岛还带书?要先生存,如果有一本书的话可能让我点火了。

67、同时,我还要概述一下我在风格方面的技巧。通过符号,包括这些符号的韵律,表达一种状态,表达一种激昂的内心紧张情绪——这就是每一种风格的意义;鉴于我的内心状态极其多样,因此,我能够表现多种多样的风格——具有任何人曾经具备的多方面的风格技巧。任何风格只要真正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只要在符号、符号的韵律、表情方面——所有多元组合句的法则都是表情的艺术——没有出错,都是好的风格。在这方面我的本能是不出差错的。——好的风格本身——纯粹是傻事,只是“理想主义”,大概像“美妤本身”,像“完美本身”,像“事物本身”……还是有前提的,即要有听众——这些听众能够产生同样的激情,而且是当之无愧的,我们可以向他们倾诉衷情。——比如说,在此期间,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就在寻找这些人——啊!他还要找很长的时间!——人们肯定值得去听听他怎么说……直到那时,还没有人理解被浪费在这里的那种技巧:还从来没有人比这更多地浪费过崭新的、闻所未闻的、真正首创的艺术手法。认为在德语中可能有过类似的艺术手法,这种说法还有待证明:我本人可能曾经是坚决反对这种说法的。在我之前,人们不知道可以用德语做什么,——用这种语言到底可以做什么,——伟大韵律的技巧,多元组合句法则的伟大风格(用以表达一种高雅的、超人的激情的巨大波动),这都是我首先发现的;带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最后一节标题为《七个印记》的酒神之歌,我飞翔在向来被称做诗歌的千里高空之上。

68、(2)弗里德里希·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

69、关于第四章《格言与插曲》的讨论集中在分析格言87:

70、尼采指出,这种现代人生存状态在文化上的投影,表现为精神上的贫困和知识上的贪婪。

71、查拉图斯特自认为自己的智慧已经充盈了,就像采足了蜜的蜜蜂,他想把这些智慧传播到人世间去,影响其他人,所以他说“我需要伸展的双手。”

72、  针对你先看谁的书的命题。我觉得,作为一个自然人,先看持“天才论”,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的叔本华的书,比偏执“狂妄”,富有一定攻击性思想的尼采的书要更容易接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