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句子网/
当前位置 : 佳偶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50句林徽因最漂亮的图片

2024-01-26 11:14:24 句子大全

林徽因最漂亮的图片

1、第五张:林徽因16岁,随父游学欧洲,虽然青涩,但已然出落得亭亭玉立了。正是这个模样,让徐志摩疯狂心动不已。

2、然而,她对于诗人的热情,有着不可信任的直觉,徐志摩的浪漫与飘逸是她所欣赏的,但也是她无法把握的,以至于自己无法焕发出同样的激情去应和。最终,她没有像同时代的丁玲、石评梅、庐隐那样,从追求自由的爱开始,然后又为爱所困,她成为一个出身名门游学欧美视野开阔见识广博的知识分子。正如张幼仪对林徽因的评价,当她知道徐志摩所爱何人时,曾说“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

3、1924年初夏的一天,林徽因和梁思成赴美留学,攻读建筑系。1928年,二人结婚。

4、林徽因是建筑师,更是诗人,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5、他开头就写: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那就要看主妇面了。这个主妇就是林徽因了,虽然钱钟书看上去有一些小家子气,不过《猫》中还是评价的一下林徽因:在一切有名的太太里,她长相最好看……

6、古都北京终于在林徽因的美丽梦想中沉沦了。五百年来从改朝换代的兵灾中得以完整幸存的北京古城墙,却在和平建设中被当作封建余孽彻底铲除了。她在病榻上眼睁睁地看着,却无能为力。

7、在林徽因的记忆里,父亲的形象是温文尔雅的,而母亲则是凶神恶煞,她经常跟林徽因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林长民如何对不起她,甚至经常当着林徽因的面,对林长民破口大骂。更雪上加霜的是,因为何雪媛没有留下儿子,林长民很快又结识了新欢,名叫程桂林,跟她形影不离。这位程桂林,跟何雪媛一样,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但林长民对两人的态度却大相径庭,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奥秘呢?其实,我们从两人的为人处世上就可以得出答案。何雪媛的内心没有阳光,只有不停的抱怨,在她的心里,自己的生活之所以这么困难,都是因为别人的算计,所以她骂下人、骂丈夫、骂女儿,结果导致她身边的人都对她充满畏惧,敬而远之。而程桂林则不同,她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也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却待人和善,就算是下人,她也是平等相待,设身处地地为对方去考虑,久而久之,林家上下都对她尊敬有加,认可了她在林家的地位。林徽因渐渐长大后,出落得非常漂亮,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成为了林家人的“团宠”,但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何雪媛。

8、林徽因和梁思成青梅竹马长大,一起到欧洲求学,又有着共同的爱好,都迷恋建筑。

9、在一封1941年写给慰梅的信中,林徽因是这么写的:“思成是个慢性子,一次只愿意做一件事,最不善处理杂七杂八的家务。但杂七杂八的事却像纽约中央车站任何时候都会抵达的各线火车一样冲他驶来。我也许仍是站长,但他却是车站!我也许会被碾死,他却永远不会。”

10、周璇,1920年8月1日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电影演员、歌唱家。民国四大美女之一。

11、林徽因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教书时,张德沛是她的学生,已是耄耋老人的张德沛,如今回忆起林徽因来,依然惊叹有加,他回忆当年第一次见到林徽因时的情形说:“一看一亮,就很漂亮,她那么漂亮,跟一般的影星漂亮不一样,人家漂亮要打扮,描眉画凤,夹眼眉,她什么都没有,她也不施粉,也不抹胭脂,可是她一穿起衣服来,一站起来,你就看到这个人很高雅,很高贵,这很难形容。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第二个这样的人,非常有魅力!”

12、可惜,命运注定要给林徽因更多的磨难,在她来到美国的第二年,父亲林长民就意外身亡,让林徽因顿失所寄。幸运的是,林徽因的身边还有梁思成,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给了她很大的慰藉。按照当时的规矩,大家族的家主离世后,他的妻妾们需要自谋生路,何雪媛只有林徽因这一个女儿,就搬去跟女儿女婿一起生活。如果何雪媛能安分守己,以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地位和收入,肯定会生活得很幸福,但有些人就是本性难移,何雪媛在女儿家仍然没有任何改变,跟每个人都闹得很僵,林徽因还在日记中无奈地写道:“我的母亲是个极其无能又爱管闲事的女人,而且她还是天下最没有耐性的人。……我经常和妈妈争吵,但这完全是傻冒和自找苦吃。”

13、林徽因性格落落大方,很知性,温柔又有才,高贵中带着些高傲的气质,是近代的能称得上是先生的女文人的其中之最令人惊讶的是当时曾有三个男人痴迷林徽因,第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他是林徽因的初恋,照常理来讲她应该会选择徐志摩的,但是她却选择了梁思成,尽管金岳霖说过此生非林徽因不娶,但她还是选择了梁思成,其实这个结果跟林徽因的性格也有些关系,虽然林徽因的性格偏西方人的开放,但骨子里还是有着中国传统教育的观念,虽然徐志摩是她的初恋,她也很爱他,只是当时徐志摩已经有了家室,所以林徽因是不允许自己当别人的第二个夫人的,林徽因跟梁思成的婚礼是在加拿大温哥华梁思成的姐姐家举行的,所穿的婚纱也是她亲手设计的,婚后不久因为一起事故,梁思成的腿断了,别人都以为林徽因可能会离开他,但是依林徽因性格,她并没有离他而去,反而对他不离不弃,将他照顾的很好,无论是她的诗词作品,还是林徽因的性格特点都受到了世人的赞赏,她被称为一个时代颜色的标志,她是上个世纪的传奇,是最令人怀念的才女。

14、而一个无须涂脂抹粉就有引起人惊叹的漂亮,说明这个人除了美丽的容貌外,还有高雅的气质,脱离凡俗,一尘不染。

15、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她默默忍受着外界对她的批评和指责。正如她在致志摩挽联中说;“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这位民国四大美女一生怀念志摩,致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遗作,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难尽。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是冲破封建束缚的自由结合,其间虽也曾彼此伤害,但也深深相爱。

16、近百年来,要说旧照片里的女神,林徽因无疑是最让人眼亮的一个。

17、林徽因是一个集才学、美貌于一身的人,生时,美貌甚至掩盖了才华,有人说她长得美,她为此还生气,时至今日,人们依旧谈论着林徽因的美貌,以及美貌带来的各种绯闻。

18、开篇的一句话,“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不由美得让人感到心醉,然而在这首诗中,林徽因更多的表示,却是依依不舍的道别,她希望徐志摩能够忘却,这个“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的自己,语气中带着淡淡的哀伤。林徽因已经意识到,双方有了各自的家庭,已经不适合过多的接触,这一首诗,也可以当作离别的诗词。

19、那个年代的照片都是黑白的,从林徽因的穿着来看,一般都是中裙,上身有线衫有马甲都是纯色的,穿着裤袜,整体造型简洁大方。

20、1920年,林徽因的父亲以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驻欧代表的身份去了欧洲,带上了她。

21、婚前婚后,受人追捧惯了的陆小曼,有傲娇小公主心态:自觉有才有貌,应该被男人爱被宠一辈子。娇生惯养的陆小曼,做不了贤内助,失败的新女性——虽然受过良好教育,却靠丈夫养活自己。

22、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同时,她的理性也能使她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着距离的分寸,让自己永远理想的存活在诗人的梦里。

23、林徽因1935年摄于家中,途中小孩分别为她的儿子梁从诫,女儿梁再冰(5)林徽因拥有超群的美貌林徽因不但有过人的聪慧,而且还有超群的美貌。20岁岁时她曾参与泰戈尔访华活动的接待,与徐志摩同任翻译。她高雅的气质、美丽的容貌、机智的谈吐一时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吴咏《天坛史话》中记载:

24、有人说,她把爱情给了徐志摩,把家庭给了梁思成,把孩子给了金岳霖。

25、我行我素的人生,很生动地展示了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何必依靠才华自己去努力的女子结局。

26、林徽因没有遵守给予徐志摩的承诺,回国之后,马上就跟梁思成订婚,不久后一起留学美国。造成了徐志摩在与张幼仪协议离婚后的苦苦等待。

27、林徽因6岁。林徽因从小随祖父、祖母一起居住在杭州,祖父林孝恂特别重林徽因的教育,她5岁时,祖父即安排她由姑母林泽民给林徽因发蒙授课,传授知识,林徽因后来知识渊博,旧学深厚,原因之一就是童子功扎实。

28、第林徽因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生活和对事的态度。且清醒且独立的女子总是会让很多男人侧目,林徽因不依靠男人,有自己的事业,并且热爱自己的事业,她不会被爱情冲昏头脑,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有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女子,但林徽因好像不会被别人的追求所动摇自己的心智,而是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29、张学良校长给东北大学定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文化的发展”,除了在经费方面的保障,对校舍的建立、人员的聘任、教材的选取和规章制度的建立方面都倾注了心血。当时东北大学的校徽就是经过层层筛选,最后选用的“白山黑水”方案,设计者正是建筑系教员林徽因,现在的东北大学校徽也是在林徽因版上做出的改动,把林版的“东北大学”四个古体字换成了张学良先生的题字。

30、她即使和徐志摩在欧洲意乱情迷过,可是终究还是清醒,认定徐志摩不适合过日子,最后选择了梁思成作为终身伴侣,而和金岳霖更是只有欣赏,没有跨越朋友的界线。

31、徐志摩对才貌双全的林徽因是一见钟情,并展开了疯狂的追求,给她写了无数首诗歌。

32、再看张爱玲,张爱玲的文笔能让你在阅读的时候感到很真切,会让你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张爱玲对于男人的描写,“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朱砂痣。”这一段话十分精准的同时,又能真真切切的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意味,所以我认为,张爱玲的才华最让我欣赏。由此看来,我认为颜值林徽因更胜一筹,才华方面张爱玲更加具有韵味。

33、林徽因8岁。这一年,林徽因随家人迁居上海,居住在虹口区金益里,她和表姐妹们一起,进入爱国小学,入二年级学习,她在这里读书4年。这是与表姐妹们的合影,林徽因居最左。

34、看现在的女艺人们,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挑挑拣拣也没有谁能胜任这个角色,还是不要牵强附会吧

35、病床上的林徽因,一脸安详,给人以灵魂之美。林徽因一直患有严重肺病,43岁时做了肾切除手术,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于北京同仁医院,终年51岁。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钱伟长、金岳霖等13人组成,于4月3日在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了追悼会,遗体安放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36、我想,除了林徽因的才貌双全让人欣赏外,主要还是因为林徽因是一个理智而独立的女人吧。

37、林徽因回答他:“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

38、在孤独和艰难的童年环境中成长,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是最大的不幸,然而对于成就一个作家来说,却是最大的幸运。苦难和坎坷可以促使一个人去对人生与世界作深入的思考,也唯有如此,才能体味到更为本质的沧桑与虚无。这样,自小就“习惯于母亲的无用”的林徽因自然也就失去了许多儿童常有的欢乐,多了许多优越环境中的孩子无法品尝的痛苦滋味,但也铸造了她坚强的性格,孕育了她独特的艺术个性。林徽因骨髓里的这种孤独感,是她创作的源泉。有了这份孤独感,才能使她捕捉生活的瞬间,洞察人生的内蕴,同时把笔端指向内心。

39、1940年底林徽因全家从昆明搬到四川李庄林徽因长途奔波肺结核爆发,图为1941年两个孩子陪伴着重病的林徽因(3)中年林徽因染上了像今天癌症一样可怕的肺结核——使得她理想难寻、孤寂难耐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那动荡、劫乱的四十年代,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无疑是巨大的,而且“林徽因的聪慧和高傲隔绝了她和一般人的距离”,更何况林徽因染上了像今天癌症一样可怕的肺结核,多年卧病在床,使她更多地体味了理想的难寻、孤寂的难耐,于是她付诸笔墨,或渲泄理想,或直白孤寂,或托物寓意,极尽所能地抒写了她内心的孤独、寂寞。诚如她在诗《孤岛》中所写那样:

40、无论是文坛才女凌叔华、陈衡哲、张爱玲、苏雪林、冰心,还是艺界名伶孟小冬、刘喜奎、赵燕侠、言慧珠,抑或电影明星周璇、蝴蝶、夏梦、阮玲玉,这些美女之中,虽然长相上有的比林徽因更圆润周正,但从旧照片上看,却没一个能赛过林徽因。

41、我们来看看林教员曾经交往的这三位男神闪闪发光的名字——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就知道张校长幸亏没动心,他根本不是林教员的菜,事实上张校长年轻的时候,据他自己回忆,也都是别人追他,他再动心,也懒得上杆子追别人。

42、例如,我们看到的光绪皇帝开启了中国百年变革浪潮的闸门,通过高科技修复他的旧照片,人们发现史书中所见的愚钝的光绪皇帝竟是个英俊的男人!至于林慧音,那是众所周知的,她是一位著名的有才华的女人,我们认识的许多优秀人才都佩服她,并想与她交朋友,她是近代最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即使在旧的黑白照片中,您也可以看到林徽因的美丽,这真的使所有人丧命!如今,当互联网名流掌权时,林徽因的旧照片被还原后,我们可以看到存在另一种风格,其外观确实杀死了互联网名流。

43、即使你对中国近代史不了解的人,应该都听过陆小曼这个人,最主要的是她与一代大文豪徐志摩的婚姻(徐志摩还与民国四大美女中的另一位林徽因也有感情纠纷)。在现代人眼中,她和阮玲玉、周璇、林徽因合称为“民国四大美女”,她也是其中最知名的一个。

44、林徽因是建筑师,是诗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45、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可以说,正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徐志摩的新诗创作。

46、第一阶段:梁再冰首度落榜清华,林徽因寄望梁从诫

47、先来说下这位不待见民国女神的婆婆是何许人也?

48、很多人都会提出一个疑问:林徽因如此优秀,如此完美,那么培养她的母亲,应该也是一位绝顶聪明的生活达人吧!但事实上,却很出乎大家的意料,林徽因的母亲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相反,是一个让林徽因都感到头疼的奇葩。林徽因的母亲叫何雪媛,出生于浙江嘉兴的一个小镇,虽然家庭还算殷实,但何雪媛从小就很任性,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读书,不学女红,而且性格也是非常偏激,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后人都很难理解,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嫁到林家。再说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跟何雪媛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曾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攻读政治和法律,回国后担任过众议院秘书长、司法总长、福建大学校长,还担任过世界国联总会的中国首席代表,是一位胸怀天下的政治家、教育家。

49、张学良为了提高东北大学的竞争力,采取了高薪诚聘教职人员的撒币策略,开出的薪酬比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学府的都要高,在国内的知识界引发了强烈反响。北平刚迁出国府,各大学经费不如东北大学充足,像北大、清华的普通教授薪水就要比东北大学低出20%左右,还经常朝不保夕,很多教授纷纷慕名出关,投奔东北大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