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句子网/
当前位置 : 佳偶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80句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

2024-02-21 10:45:07 句子大全

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

1、语言与人、社会不可分割,网络流行语也是如此。不容否认,目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文化和教育差距,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网络流行语的不断涌现与社会转型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是否相关,与转型期人们的社会心态是一种什么关系,网络流行语的存在与现实社会表达机制和话语权的分配有多大相关度,这些还需要运用量化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怎样促进表达渠道畅通和社会走向公平公正,减少网络流行语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功能,从而发挥积极功能,有效治理虚拟社会,这些都亟待研究。

2、尾款人,对“双十一”期间付完定金后准备付尾款的消费者的一种调侃。如:“李佳琦熬夜赚钱白天补觉,尾款人熬夜花钱早起打工。”(知乎)

3、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网络环境,乌烟瘴气,毫无营养。(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

4、举例:问:你是什么垃圾?答:可回收垃圾。(自嘲)

5、个人认为,所谓网络热词和梗,不过是一帮无聊人士发起的一窝蜂式的狂欢,顺便带动同样精神空虚的人一起发疯,这种东西以惊人的速度新陈代谢,并且无穷无尽,喧闹之后徒留一片心灵的狼藉。其中的笑点,更是在贫瘠之地掘地三尺挖出来的穷开心傻乐呵,而它正在不断侵蚀着我们正统文化中的幽默与智慧。(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

6、同样,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无时无刻,都在被各种浅薄、通俗、低幼的信息和语言所包围。要想不被同化,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尽量不看它们。多读一些严肃的文本,少看、少用乱七八糟的流行语。它们正在潜移默化之中,摧毁你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7、去年《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宁静被网友称为“静静子”,张含韵被称为“韵韵子”,蓝盈莹被称为“莹莹子”……

8、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具备相应的个性鲜明的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

9、通过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搜索考察传统“X人”在历史文献中的句法表现,可以看到“X人”发生了“从动作到性状”的演变。“X人”形式最初是述宾短语,如最早见于上古的“感人、害人、伤人、惊人”等词、见于中古的“恼人、醉人”等词,主要用以叙述施事的具体动作。后逐渐转向描述主体的抽象性状,如见于近代的“愁人、迷人、疼人、羞人、吓人”等词。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网络中运用的派生构词法已经由词语扩大至语句,乃至语篇。

10、“城会玩”是“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的缩写,使用场景多为当遇到新奇、前卫的事情时表示感叹、惊讶等情绪。“城会玩”的出现或许恰好印证了城乡二元对立结构深入人心,以自嘲的口气来自谦是村里人而看不懂,潜意识里仍然是将城里人与乡下人的身份隔离。

11、各行各业中有被不同行业使用的专用词汇,也会被拿来当流行语

12、网络流行语往往用词新颖,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比如“给力”一词以其新颖的构词方式和广泛的适用性得到了社会认可,从词源上看“给力”在南方方言中早已有之,“给力”之所以能够进入普通话的词汇系统一方面依靠着自身新颖的组合,另一方面则因为“给力”符合普通话的构词规则并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给力”在普通话里既可以做形容词,意为“很带劲”;也可以做动词,意为“给予力量”。总体看来,“给力”在构词成分上比普通话中常见的“带劲”“很棒”等表相同意义的词语更加新颖;而从表达效果上看,“给力”带有更加诙谐、轻松的感情色彩,其表达的程度也要比常见词深,从而使自身具有了更强的综合优势,因而得以广泛传播。

13、流行语的本质特性是“流行”,因此流行性是流行语的本质属性。“流行”是针对“不流行”而言的,时间性是“流行”的第一个涵义。换句话说,流行语都有一个从流行到不流行的过程。流行语的发展前途有消失和被接纳,即在使用中被淘汰;被接纳,进入一般词汇。

14、我们更应该学习和吸收的,是那些长期的、有生命力的、不容易过时的东西。比起关注变化,我们更应该去思考:什么才是不容易变化的?

15、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与传播,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去等级性等特征,并与现实社会存在着特定的互动关系。这种特征和关系的存在,将直接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产生影响。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符号文化,类型各不相同,其生成原因也有差异。网络符号的空间系统特性、社会转型环境、网络社会群体作用、网络社会文化影响,以及网民的年龄结构、社会身份、社会心理、社会态度、文化结构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传播有着重要关联。如何以一种有社会学意义的方式对这些生成传播原因进行归类和概括,将这些原因放入一个可接受的框架中,是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的方面。

16、   下面,通过“2019-2020十大网络流行语”来了解了解中国现代社会生活。

17、流行或者时尚,用罗永浩的话说,所谓时尚就是为了让你的上一辈血压上升。这些流行语只是新生代表达和老一代不同的一种手段,最后会被再下一代给埋葬掉,剩下的才算是经典。

18、符号图形语言,如“:)”、“:-)”、“^_^”等等。这些常见的符号图形语言类似中国象形文字的构词方式,虽然脱离了文字本体的意义,却具有可以超越各种不同语言界限的、普适性的意义。

19、但并非所有的网络流行语都是有意义的,过去如此,现在也是。甚至连无厘头都算不上。

20、想要研究2010-2020这十年的社会状态和青年思想,后世的社会学家是绕不过去上面的网络流行语的。

21、释义:在文玩圈,“盘”原义指通过反复摩擦,使文玩手串表面更加光滑有质感;后指表达对某人、某物的喜爱,只想把他捧在手心里反复揉捏,也用来指戏弄、针对某人。

22、从这个角度,十多年来,我从来都不反对网络流行语和网络梗。因为每一个网络流行语能够广泛传播的背后,都在折射真实社会的脉搏。

23、这个段子乍一看挺好笑,但试想一下:倘若你看到夕阳,看到高山,看到大海,看到夜幕下不停翻卷的浪花,看到博物馆里的司母戊鼎和蒙娜丽莎,你心里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全部都是:“卧槽,好美!”你还会觉得这是一件好笑的事情吗?

24、   因此,在生活中使用网络流行语无可厚非,但在使用的同时,要提取正能量词汇,在积极运用新鲜、时尚、生动元素的基础上,树立平等、尊重、互动的理念;尤其在正式场合,还是要注意用语规范。

25、大概15年前,我们是这样在网上聊天的:你好!我是GG,你是MM吗?;我不是恐龙,你才是青蛙呢!

26、这类议题主要围绕社会学与心理学的视角进行研究,认为网络流行语见证了社会变迁,反映了变迁过程中人们的社会心态。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网络流行语反映出网民的自我实现心理、从众心理、求新求异心理、质疑批判心理、娱乐消遣心理、宣泄释放心理等。王清杰在《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分析》一文中提出,网络流行语是在迎合颠覆传统、求新求奇、减压宣泄、彰显个性的心理诉求中得以产生和盛行的。祖明远在《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话语表达———以“俯卧撑”、“躲猫猫”等为例》中提出,网络流行语往往与具体的社会事件有关,这些事件的特点都是官方的解释中另有隐情,信息公开的程度不高,网络流行语是社会不满情绪的宣泄。黄海波认为,以新颖性和幽默性为主要特征的娱乐心理、追求时尚的心理、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寻找刺激的求新心理、打破世俗的逆反心理是网络流行语形成的心理动因。

27、网络流行语在传播过程中将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差异显著等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矛盾呈现在大众面前,大众也借助网络流行语这种轻松、自嘲的语言对社会问题进行评判。

28、通过对新兴网络语态下的“X人”进行分析,发现“X人”是一个能够产生大量新词的词语模。词语模由“模标”和“模槽”两部分构成,具有新造词语的功能,模标是指词语模中固定不变的词语,模槽指词语模中的空位。在词语模“X人”中,“X”是模槽,“人”是固定不变的模标,新词的产生主要由于“X”的不定性变化。“X人”依托词根的语义形成独特风格,扩大了“人”原本的使用范围和涵盖意义,转变为特点鲜明的某类新兴群体代表的名词性词组,与之前流行的网络流行语“X族”“Xd”“X粉”等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打工人”,最早来源于一个名叫“抽象带篮子”的网红,他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故意吹捧自己打工的社会身份,悄然在互联网走红。“打工人”一词的诙谐感来源于“人”,兼具有“上班族”和“打工仔”都缺少的语言内涵。传统语境之下,“上班族”多指拥有安稳的职业状态的人群,“打工仔”则指在城市务工、工作不稳定且繁重的年轻人。“打工人”一词流露出些许“社畜”意味的负面社会心理情绪,带有大众娱乐消遣意味,将自己从事的职业归结为“打工”,含有对现阶段社会分配不合理、前途暗淡等情境的一种妥协和自嘲。

29、从表现形式来看,网络流行语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网民在互联网上交流时生产了很多极具创新性的词汇,比如许多一字词的发明:“弓虽”为汉字强的拆写形象,指特别强,有赞赏和感到震撼的意思;“囧”是象形造词法,本义为光明,由于其字形外观类似一张失意的人脸,读音又与窘字相同,因此在网络上被赋予郁闷、悲伤、尴尬等含义,此外“神马都是浮云”中的“神马”并非神奇的马,而是“什么”的谐音,与虚无飘渺的浮云组合起来,既有一种无从把握的脱力感,又带有洒脱和超然的意蕴。

30、  2021年:超级女声(超女)、千手观音、中国电影百年、复兴国学、香港迪斯尼、大长今、无极、平民偶像、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博客。

31、冷吗?冷就对了,温暖是留给开小轿车的人的,早安,共享单车人!(知乎)

32、释义:2019年七月起中国上海市推广垃圾分类,但市民不能掌握区分和记忆垃圾的类别,见面问候语从“吃了吗?”变成“你拿的是什么垃圾?”,后指代灵魂拷问。

33、网络时代,瞬息万变,流行语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而我们依然抱着强大的“求生欲”,不断追赶每一个新出现的热词,也不过是想让自己离群体更近一些。

34、语意模糊网络语言给网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出现了让我们这些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不懂的现象。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了解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对于从未接触过电脑或电脑初学者,简直就像密码那样难以弄懂。

35、这道题答案的开头到底要怎么写,实际上题干已经告诉我们了,就是以案例引入,来看看胖虎的例文吧。

36、释义:996工作制度,是一种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工作制度,指年轻人每天工作从上午九点到晚上九点下班,总计工作十小时以上,且每周工作六天,代表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

37、释义:“柠檬成精”,指一种自嘲式表达,对他人从外貌到内在、物质生活到情感生活的多重羡慕,多用来形容被别人的浪漫爱情甜到不禁羡慕的复杂心情,与“酸”相同。

38、 拼单人,因网络购物拼单的方式能够得到更多的优惠,参与拼单的群体。

39、最新的网络用语已经出现,这些用语不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而且也能够成为我们热议的对象。在这些用语中,“觉醒年代”和“双减”等用语让人印象深刻。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解读,这些网络用语为何会火呢?我认为原因有三个:

40、当然,最让我感到恶心的网络流行语,依然是去年我就批判过的“太好哭了”。

41、翻阅维基百科关于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词条,我们会发现其英文版把“网络流行语”翻译为Internetmemes。Memes一词可直接音译为“米姆”,它最早源于生物学。西方互联网研究借用“米姆”的概念来指代那些广泛传播并得到不断复制和衍生的文化“基因”。美国学者LimorShifman在《数字文化的米姆》一书中把“米姆”定义为有着共同内容、形式或立场的数字文本;它们不断地在网民中间流传,同时被模仿和转化。这样说来,从一个聊天表情包,一张经过加工处理的图片,到一部恶搞性质的短片,所有这些网络文本都可以被视为米姆。

42、蜗居——房奴——裸婚时代——佛系青年——斜杠青年——996福报——内卷——躺平

43、也许中国网络流行语从来没有真正地草根过,恶搞和围观也只是其诸多属性中的一两个,但它走向平常并日益中产化的趋势应该绝非偶然。这背后是互联网管制和资本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微博的式微便反映了这一点。后殖民学者AchilleMbembe在反思巴赫金所论述并寄予厚望的狂欢时写到:权力的日常性(thebanalityofpower)在于民众想象力上的被殖民化。这样说来,如“世界在下沉,我们在狂欢”这样看似解构当下的语调,可能实则象征着越来越多被媒体和商家制造出的迷思。除了有钱和有颜就是任性外,我们还能想到其他可能性吗?

44、川大真题解锁04:传媒力量的变化对社会的影响作用

45、类似的思路可以用来理解其他带有性别含义的流行语和它们的模糊性,比如具有平权色彩的“直男癌”一词。“直男癌”被不少女权主义者用来批评那些大男子主义和其实性少数族裔的男性,但这个词语也容易转向对衣着、消费品位的评判,为商家所挪用。直男癌的模糊性在于它随时可能滑向“消费女权主义”及对男性身体的物化。

46、很多人反驳网络语言威胁论的论调是:语言是在不断往前发展的,被人民接受的网络语言,终会成为主流。我们应该接受它,而不是故步自封。这个说法很对,我们当然不应固守一套话语体系,而是要不断去活化它的生命力。

47、流行词就像钞票,用的人多了,就会变脏。反倒是传统的、基本的词汇,有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48、基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特征的概括也有较大差异。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研究者大多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时代性、新奇性、流行性、简洁性、娱乐性、可复制性、不规范性等特征。从传播学视角分析,研究者认为其具有语料来源的广泛性、使用群体的层次性、使用目的的多样性、传播范围的无界性等特征。也有研究者认为流行性和与实践紧密相关是网络流行语的两大显著特征。黄碧云认为,从符号学理论来看,网络流行语具有以下特点:现实性和象征性、隐喻性和反讽色彩、衍生性和推广性、蹿红快和周期短。

49、当你和99%的人思考着同样的问题,说着同样的语言,那就不是优越,而是平庸。每个人感知世界的方式不同,也就应该有独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那么,首先就需要建立一套具有个人特点的表达方式。当你已经养成了不断思考的习惯,只把流行文化仅当成偶尔的调剂即可。

50、绝大多数网络米姆都是诙谐、搞笑的。但Shifman认为在娱乐的外表之下,米姆实则蕴含着互联网时代政治参与的潜能。有着共同主题、形式和观点的米姆可以将个体连结在一起,从而对某一社会热点或公共事务予以关注甚至讨论。她列举的政治米姆包括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时广为流传的“我们是那99%”(wearethe99%),以及“喷洒胡椒喷剂的警察”(pepper-sprayingpolice)。后者主要针对滥用武力镇压抗议者的美国警察;那个向平民喷洒胡椒喷剂的警察被PS到各种图片上,包括美国的建国大会上。

51、“洪荒之力”源于2015年上映的仙侠玄幻剧《花千骨》中的台词“我已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洪荒之力”取自古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可以理解为天地初开之时一种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2016年8月里约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傅园慧接受采访时用搞怪的表情说“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让“洪荒之力”一词瞬间刷爆网络。

52、当袁隆平院士逝世时,当河南遭受暴雨洪灾时,居然赫然出现了“今天的微博太好哭了”这样的热搜,足见微博和它的广大用户已经傻逼到了何种程度。

53、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论文为文献来源,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网络流行语”为检索词,选择全部期刊不计年限,共检索到文章252篇(剔除重复发表的1篇)。如下表。

54、释义:指有才的女孩像一个宝藏,需要你去挖掘,了解越深越能发现她的闪光点,也越喜欢她。

55、“喷洒胡椒喷剂的警察”(pepper-sprayingpolice)

56、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追逐网络流行语?这背后的心理是什么呢?

57、胖虎刚做真题的时候也特别纠结于这些字眼,百度了“机制”,看了一圈,最后也没搞明白自己要答什么。

58、这段例文看起来平平无奇,实际上写完这一段,你已经完成了许多任务了。

59、当年这些词的热度,比现在的流行语要热得多,一度收入了词典。而现在的流行语,生命要短得多。而像下面这些词语,你还能见到多少?

60、网络流行语成为大众表达情感与宣泄压力的重要渠道,也折射出大众渴求新知、彰显个性、减压宣泄等复杂的社会心理。

61、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有网民38亿。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攀升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网络社会迅速崛起。2004年,猫扑网和天涯网联合举办“十大网络流行用语”评选活动后,很多门户网站和论坛都会举行网络流行语的评选活动。近年来,我国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并发生流变,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大,相当部分涉及特定社会事件,加之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特定互动关系的存在,其对公民社会构建、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62、2014年636的真题我们已经解锁了几道具有典型性的简答和论述,接下来的几期就来看看2014年916中,有什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真题吧。虽说学硕的题目,但对专硕也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哦!

63、   同时,此类异化的语言形式往往会导致错误地表达习惯,会弱化儿童和青少年对主流文化中语言的规范使用,也容易激发公众对于相关议题的视角单一化,激化非理性情绪,甚至产生语言暴力。

64、人的情感本来很细腻,表达方式也可以很独特。用用流行词可以潮一阵,但创造你自己的话语,才愈见你独特的灵魂。

65、“凡客体”和“陈欧体”只是网络流行语体的典型例子,在组织答案时可以作为案例分析,但不要把视角局限于这两个典型案例。我们要清楚,我们分析的对象是 网络流行语体。

66、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新兴“X人”的出现与迅速蹿红,折射出的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时代的特征,成为人们重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跳板。“X人”在本义的基础上附着其他意义成分,表现了在特定阶段中人们对于事物发展形势的基本认识和鲜明态度,传达了民众或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价值追求和潜在诉求与期盼。对于政府改善工作方式,及时掌握、引导、调整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朝着更为公平、公正的方向前进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67、不知从何时起,那些带有明确的针砭时政含义的网络热词变得越发少见。当上述那些曾经的热点词汇逐渐被人们淡忘,“恶搞”和“围观”似乎也变得陌生起来。取而代之的是“吐槽”;这是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为赋搞笑强说愁”的调侃态度,多数时候没有明确的事件指向,时常带有“然并卵”式的玩世不恭。就好像,中国网民突然发现,围观和恶搞了那么多年,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还不如将槽点以尽可能狂欢的方式发泄出来。看看B站的弹幕就能领悟吐槽的真谛。

68、事实上,十多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网络流行语,是极为严肃的——

69、一个热词过气了,同样也是这些人,率先将其抛弃,并嘲笑、揶揄那些还在使用的人,来获得信息差的优越感。

70、多读书是很重要的,只有多看一些书籍,才能让自己的文化水平比较好,才能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让自己看起来是很有收养的。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会留下比较好的印象,而不是特别的浮躁。网络流行语是一些新型的词汇,并且总是在不停的变更,根本不需要去记,即使不理解也是没有关系的。这只是一种没有用的东西,是对于传统文学的一种扭曲,是很难登大雅之堂的。

71、川大真题解锁01:试比较视频直播与文字直播在传播效果上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72、但是在这一步大家可能会有的一个疑问是,“凡客体”和“陈欧体”这两个词算关键词吗?在组织答案是应该占多少比重呢?

73、在一些西方媒体、学者以及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看来,互联网代表了一种可贵的自由和技术赋权的可能性。前微博时代的中国互联网充分体现了“恶搞”之精神。那时,“草泥马”还是大战“河蟹”的网络神兽;网络舆论的热点催生出如“70码”、“我爸是李刚”、“俯卧撑”、“洗脸死”等众多讽刺社会不公和行政暴力的网络热词。也正是从2008年左右开始,我们有了每年一度的流行语大盘点。2010至2012年间步入全盛的微博让《南方周末》等媒体发出了“围观改变中国”的赞叹,一些学者迫不及待地把微博与“公共领域”联系起来。彼时,从不小心戴上名表的地方官员到暴露“大约8点20分发”的央视,各种公权力都可能受到中国网民的强势围观。

74、模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基因,以一种非遗传的方式,通过模仿一些思想或观点进行传播。网民将“X人”体引入日常生活,于琐碎细节处制造快乐。在模因的作用下,词语和句式得到复制,创造新词语、新句式的创意也得到复制,从而形成了人与语言的互动模式。新兴“X人”作为语言模因,其本身具有较高的保真度。人们在此结构基础上进行改动创新,由熟悉推向陌生,使之不断与时俱进,从最初的“打工人”到后来“干饭人”“工具人”等,新兴“X人”结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迅速衍生出不胜枚举的词群。

75、那么,我们接受着时代的变革是否要永远追随潮流,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当然不喜欢这种行为,但是请注意,我并不是在指责他们。说实话,这并不是他们的错。

76、网络社会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网络社会运行条件和环境的安全(技术控制、信息源控制);二是对人与人在网络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和需要(包含虚拟的需求)的控制。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控制研究,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从语言学角度,肯定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创新和形式创新,肯定对于丰富语言和表达方式的重要意义,同时因其不规范对汉语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提出引导和规范。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语言有自净化能力,不必强制规范。二是从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基于网络流行语对社会管理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姜胜洪认为,首先要关注网络流行语中反映的民生,切实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其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原则,提高政府公信力。北京邮电大学刘德良教授认为,“网络流行语对于培养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是大有裨益的,也是培养公民素养的一种较好方式。”也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流行语使得社会生活景观、政治图景的规约性特征式微,在悄无声息中颠覆了人们对美丑、善恶、荣辱、是非的区分,因此对它监测、引导、控制是必要的、合理的

77、我一直对别人说:如果你想提高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那么第一步,就是多看一些严肃的文本,少看这些乱七八糟的热点词、流行词、和网络用语。

78、新德益提醒:xx网络语的流行机制及原因是近年来各个院校都很爱考的一类题,而且分值都还不小。具体考察中,本题干中的网络流行语可以替换成xx表情包/xx形象,而且答题落脚点也大多是分析其流行机制和原因,所以本题非常有解锁的意义。四川大学2019年916试卷中“分析小猪佩奇在网络环境中走红的原因”一题,实际上作答思路就与本题很像。

79、“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一词来自于漫画家喃东尼的作品《友谊的小船》,意思是指朋友之间的友谊经不起时间考验。“友谊小船”一词最早源于英文单词“friendship”,“friend”指朋友,“ship”则是“船”的意思。而“说翻就翻”的说法来自曾经流行的一张恶搞配图“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说翻就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