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语录经典感悟【38句文案集锦】
墨子语录经典感悟
1、 君子不用水来当镜子,而是拿人来当镜子。用水当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容貌,而用人当镜子则可以知道好坏。
2、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在于众贤而已。
3、齐桓公、管仲、鲍叔的故事出自《论语》《史记》,并引用孔子和司马迁的话来评论齐桓公的历史功绩,管仲的辅国之功和鲍叔的知人之能。如果没有读过相关的故事或历史,相信孩子要看懂作文题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4、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5、五官之美如花开艳阳,直接;而精神之美似暗香浮动,需依托,靠修养方能呈现。(墨子语录经典感悟)。
6、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墨子《墨子》
7、就好比我们读书时候,读过的一些书,后来我们实践了多少?又能记住了多少?爱因斯坦早就把这个看得很透,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8、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去世后,右相伊尹扶立其嫡长孙太甲为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教导商朝新国君太甲。
9、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墨子经典语录
10、光读,不思考,不怀疑,认为书中都是道理,都是对的,这样去学习,很容易成为一个书呆子,书呆子有什么用呢?就如赵括谈兵,书呆子很能纸上谈兵,这一点他们往往很在行,因为他们很能死搬硬套,说得也都是坚信不疑的道理。但很多时候,只要在现实中去实践了,就是另外回事了。
11、《墨子》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
12、全国Ⅱ卷引用了墨子的语录,在这个命题上都能找到至圣先贤的身影,可见国家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传统文化依然值得发掘更多可能。
13、 源头浑浊的江河水流必定不清,行为不守信用的人名声必然败坏。这两句以水源和水流的关系作比,说明“行不信者”一定有“名必耗”的恶果,规劝人们注意养成恪守信用的美德。
14、一定要以行为为本,只有去做了,去实践了,我们才能坚信不疑这个道理,是有道理的。一切没有去实践的道理,都是值得去怀疑的。更何况现在觉得有道理的,以后可能就觉得没有道理了,这就是一个进步,进步必然是会推翻之前的思想。就如后人推翻前人的思想一样,每个人也都是在这样不断推翻之前的自己,继续向前走的。(墨子语录经典感悟)。
15、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16、为了让孩子学以致用,有充分的锻炼机会,易读宝定期开展线下讲故事比赛、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才艺大赛……给予他们展现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
17、恶言恶语给人心理上造成的伤害远甚于身体上的伤害。
18、无德之人常嫉妒他人之有德。——培根(16字)
19、明末清初申涵光所以说:“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
20、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21、 如果大家能够尊重他人,与人为善,那么就不会发生恃强凌弱的现象了,这真的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
22、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 行者也。——墨子
23、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公孙丑上》
24、道理:不要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在别人身上,也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25、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26、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27、疯子也好,傻瓜也好,恋爱脑也好,神经病也罢。就这样了。——《人渣反派自救系统》
28、人而无德,生而何益。——法国谚语(14字)
29、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30、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以上《七患》
31、从前种种,今日一并换给你。——《人渣反派自救系统》
32、战国·墨子《墨子·尚贤上》。常:永久。终:终身。举:选拔,下:罢免。这几句大意是:当官的没有永久高贵的,普通老百姓没有终身低贱的,谁有才能就选拔谁,谁无才能就罢免谁。官员责在施政,施政要有才能,谁有才能就选拔谁当官,民可以为官;谁没有才能就罢免谁,官可以为民。所以官未必永久是官,民亦未必终身为民。这几句用于说明任用官员要以才能为准绳,任能而罢庸。
33、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乎人即为,不利乎人即止。
34、荀悦(148年~209年),字仲豫,中国东汉末期政论家,史学家。
35、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36、这世上,总有人好看,总有人越来越好看,为什么不能是你?
37、除了作文,高考语文试卷中论述类阅读理解,“家庭伦理与‘孝’”(全国Ⅰ卷)、“《古文观止》”(全国Ⅲ卷),语言文字运用中的“殷墟甲骨文”(全国Ⅱ卷)、“中华文化”(全国Ⅲ卷)、“中华文明史”(江苏卷)等等,这表示国学知识在高考中灵活运用的体现,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