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对鲁迅的评价【95句文案集锦】
叶圣陶对鲁迅的评价
1、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2、他被称作“B超神探” 拯救上千孩子的性命!(叶圣陶对鲁迅的评价)。
3、所以,学习只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我还喜欢交朋友、打扮自己、和小狗狗玩,每当假期,我还要去乡下陪伴疼爱我的奶奶、外婆外公。这些让我的生活很丰富,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爱,生命之火激情燃烧。
4、利好|公安部:绝不允许再为公民登记户口设置障碍!
5、我的经验就是:像考试一样认真做作业,像做作业一样地轻松考试。初中了,妈妈重新告诉我:考试,只要考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比如,某次考试,你的真实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妈妈就会为你遗憾,因为你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对等的回报。
6、他在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中央大学和东京物理学校,从文史哲到数理化均加以研习,还发表了一篇数学论文,而后,“从一时泛览无所归,转而逐渐形成以中国语文为中心的社会科学为自己的专业”。
7、在上个世纪初的中国,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思想的解放,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的呼声是那个时期的主流,这种思想解放的潮流,其实是有两种不同的走向,一种走向是“改良”一种走向是“革命”。改良派在文化领域的代表是胡适,而革命派在文化领域的代表就是鲁迅先生。
8、“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中外名人对鲁迅的评价: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9、诚然,陈望道的功能说也正是诞生于这种古今中外法之中,至于他修辞学体系的建立,也正是体现了他对古今中外法的成功运用。修辞学史名家郑子瑜评价:在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过程中,陈望道是真正采用科学方法“彻底将中国修辞学加以革新,把中国各种修辞现象做过归纳功夫,写成了一部有系统的古话文今话文的修辞学专书的”第一位修辞学家。又在分析说明陈望道在修辞学上撷取吸纳一部分外国研究成果后指出“陈氏的修辞学仍旧是他自己的修辞学”,“同时也是中国的修辞学”。
10、1932年,陈望道所著《修辞学发凡》问世,这是第一部兼顾古话文、今话文的系统的修辞著作。
11、《发凡》对语文体式及其风格类型进行了概略而有启迪的探讨。这样,陈望道融合中外、贯通古今、创新理论、缔造体系,完成了中国传统修辞学向现代修辞学的转变,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开拓了路向。
12、上小学时,放学下雨了,妈妈也不会主动送伞,而是让我自己想办法。比如和同学共用一把伞,比如在教室里先做作业,比如去超市里避雨,顺便逛逛。现在,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去想办法解决它。这些都是我的选择,爸爸妈妈都尊重我,不作负面评价。就是这样,我一路思考,爸爸妈妈一路尊重,我渐渐长大了,遇事不逃避,学会了思考,有了自己的主见。
13、既然是主观的,自然就会有局限性,在我这样一个凡夫俗子的角度,有局限性,正常。
14、原文见鲁迅《〈野草〉题辞》。野草:鲁迅的一个散文集。我把这些文章寄存在世上,希望它们能够流传久远,能够对所有的人产生有益的启示。
15、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16、△6月9日湖北宜昌,萌童穿汉服展竹简诵《离骚》。
17、1922年3月,他出版了《作文法讲义》。在白话文兴起的当时,为了导引青年人写好文章,也为使翻译文章翻得不生硬,他编写了这部讲义,简明而系统地阐述了文章的构造、体制和美质,论说了作文的原理和方法。
18、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常务委员。曾任《辞海》总主编。著有《修辞学发凡》《作文法讲义》《美学概论》《因明学》《文法简论》等,译作甚丰,其论著译述结集于即将出版的《陈望道文存全编》(12卷)。
19、因遭排挤毁谤,屈原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却不改忠君忧民之心。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在当时的形势下,屈原既无力驱除黑暗,又不愿同流合污、苟且偷生。五月初悲愤交加,屈原怀石自沉于清冷的汨罗江,以身殉国。楚国人沿江苦寻屈原踪影,害怕江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用竹壳、竹叶包好糯米投江喂鱼,由此风习相传……
20、老公的神情极为尴尬。回家后,他叹着气说:“你还真打算让女儿将来当个幼儿园老师?咱们难道真的眼睁睁地看着她当中等生?”
21、揭秘丨下个软件做兼职快递员轻松月入6000元安全靠谱吗?
22、我觉得鲁迅在大陆过份被政治化了,高估了。鲁迅像写《阿Q正传》和《中国小说史略》,都是非常好的书。可是,鲁迅写的杂文其实不好。大家觉得鲁迅杂文犀利,其实不好。……我觉得鲁迅被过分高估了。连他弟弟周作人也这样讲,他说鲁迅可能本人不愿意这样被高估。高估不在鲁迅,而是证明你高估他的人,你的水平出了问题
23、叶圣陶说,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24、鲁迅先生骨子里是诗人。他的文字凝练,本就具有诗的味道,《野草》等作品的诗味尤其浓郁。诗人,尤其是中国的诗人,大多算是抒情诗人,而抒情诗又多是篇幅不长的性情和性灵之作。鲁迅的作品大多不长,较长的《阿Q正传》也仅是个小中篇。鲁迅具有很强的诗人气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真诚,是有颗赤子之心。他一直在竭力坚持着“真”,小说《伤逝》无疑是最好的注脚。该文实际上揭示了真与善难以两全的困境,涓生最终选择了真,选择了真诚,这导致了子君的死,展现出了作者的困惑与苦恼,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更重视真。
25、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26、现代作家郁达夫: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27、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8、有一次,一位奶奶对我说:你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你的父母。妈妈更正了这种说法,对我说:对父母的报答不是很高的分数,而是从现在开始,每一天都快快乐乐地活着。
29、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30、当心|食药监局警示维生素吃多了后果很严重!这么吃药才安全
31、陈望道一生始终站在进步思潮的前头,也一直立足于学术研究的前沿。
32、1932年初版的《修辞学发凡》。图片由作者提供
33、1920年起在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中华艺术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等校任教授,其中在复旦大学任教近五十年,1952年10月起任复旦大学校长至去世。
34、注意|最新数据!现在房价涨得最快的十大城市居然是它们
35、后来又加上了“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内容。关于“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陈望道则作了“即经过书面语加工了的北方话”的具体说明。
36、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37、孩童最易受影响人者也,父母之言行举动,子女多于不知不觉中被其激触,效而尤之。
38、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惟有我们家的“23号”,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因此,他一看到娱乐节目里那些才艺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两眼放光。
39、而他关于美学作为“说明科学”而非“哲学”的研究思路于今天也不无参考价值。
40、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和中国共产d的早期活动家,陈望道在1920年8月翻译出版了《共产d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同时与陈独秀、李达、李汉俊一起参加中国共产d的创建,并在中共一大后出任上海地方d组织的首任书记。
41、后来,看到一则9岁孩子上大学的报道,他很受伤地问女儿: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因为你不是神父啊。老公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
42、王蒙(共和国前任文化部长,当代著名作家):“我们的作家都像鲁迅一样就太好了么?完全不见得。文坛上有一个鲁迅那是非常伟大的事。如果有五十个鲁迅呢?我的天!”
43、所以,他认为探讨汉语的本质特点,需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学术体系和术语系统,就是要“中国化”,而这样我国的语言学才能“较快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4、《离骚》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节选部分主要叙述屈原洁身自好、坚持正道,却受尽猜疑和中伤,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与蝇营狗苟的小人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美好的德行。这部分为屈原最集中表白心志,感情表达最直接、强烈的段落。
45、(3)叶圣陶的作品擅长描写知识分子灰色的生活。
46、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47、我们所期待、所追求的是文化学术上国际化与民族化的接合与融通、现代和传统的接合与融通。陈望道先生的学术研究取向,正是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启发和导引。
48、金良守(韩国文学评论家):“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49、陈望道早年在义乌绣湖书院、金华中学修习数理化,又在之江大学攻读英文、数学;在之江大学求学期间,就发表了四篇讨论数学问题的文章。
50、他把研究和解决这些语文问题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他说:“我们认定语文建设是文化建设当中的一个部门,而且是一个基本部门。
51、“古今中外法”有助于克服学术研究上的片面性和门户之见。正如陈望道所言,五四以后,在文化学术界常有中外派和古今派的对立。
52、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传播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在所有的时代,过去、现在、将来,它都会能得到传扬;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所有的地域都会受到欢迎;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它都能给人以真善美的教益和积极的引导。
53、比如:我五岁的时候,有一天天气很热,从幼儿园出来,很渴,想要喝饮料。妈妈把钱给我,让我自己去买。我害羞,因为从未尝试过,害怕,就不肯自己去。妈妈告诉我,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去买,然后喝;二是自己不去买,那就忍着,回家再喝水。我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不去买,忍着。妈妈觉得这也是一种选择,就尊重了我,也没有评价我。
54、揠苗助长,我们心疼女儿,可面对她的成绩,又有说不出的困惑。
55、在讨论中,陈望道发表了《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大众语论》等系列文章,提出要建设的“大众语”是“大众说得出,听得懂,写得顺手,看得明白的语言”。讨论一展开,“废止白话”的势力就溃不成军,而且从此在华夏大地再也泛不起“文言复兴”的风浪了。
56、教育是理解,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教育是指导,时势既有改变,生活也必须进化;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教育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
57、陈望道先生是教育名家,也是学术大师。他平生立足于学校教育而尽心于学术研究。
58、周海婴: 或许是由于政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
59、我非常庆幸我有如此开明的父母,同时我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独立和主见是多么重要因为,人生中会遇到很多事情,它们不是只有一个选择,而是可以有很多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一定的道理而生活就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60、太湖、宿松接连失守,侠(妻子张侠魂)于上午十一点二十四分去世,悲哉!
61、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下车时,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62、正是在这一时期,陈望道同志和鲁迅在同一战线上起了冲锋陷阵的作用。在30年代文化‘围剿’和反‘围剿’的搏斗中,国民d反动派终于‘一败涂地’,人民的觉悟大提高,陈望道同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63、在大讲阶级斗争的年代,不少人主张修辞学有阶级性,陈望道则从修辞学的事实出发,明确提出“不要从修辞学中去强调阶级性”,表示自己在学科里不讲阶级性。这表现了他不唯上、不媚俗的实事求是态度和学术勇气。
64、1934年,面对“文言复兴、废止白话”的逆流,陈望道第一个提出不能被动地来保卫白话(因为五四以来的白话文已经开始偏离群众的活语言),而要以倡行比白话文更进一步的“大众语”来抗击这股逆流,并与胡愈之、叶圣陶、陈子展、曹聚仁、乐嗣炳、傅东华等12位文化人士一起发动“大众语”讨论。
65、翻阅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写给子女的400多封家书,“国家”“责任”是经常提及的内容。人到暮年,梁启超精力不减,写成《屈原研究》,极为推崇屈原坚持真理,忧国忧民的人格。和屈原所处的时代一样,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抱着救国思想,梁启超先后送七个子女出国求学。
66、刘大白称之为“中国有系统的作文法书底第一部”。
67、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中对鲁迅的文学及思想进行评价:
68、他一生秉持革命信仰,始终以“宣扬真理,改革社会”为己任。
69、为中华民族保留教育科研火种、精神血脉,在日寇飞机频繁轰炸下,竺可桢带领师生途经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公里。每到一处,师生们还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当地解决困难。
70、1931年,他出版的《因明学》(后改名《因明学概论》重版)也是别开生面:不但是第一本用白话文说解“因明”的著作,更是中国学术史上第一本摆脱佛教玄意而作出合乎学理说解“因明”的著作。
71、“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底有没有道理?这个提法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下提出的,对于呼吁全社会重视对儿童的教育和智力开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教育是具有时代性的,现在需要家庭、政府和社会对教育从量上的关注转移到质的变化,一言以蔽之,教育要让孩子在“正确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72、1955年,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他第一个提出如何对“普通话”作科学的表述。会议文件最初规定普通话“以北京话为标准”。
73、1927年,他出版的《美学概论》(丰子恺用作教材),被誉为最早引进马克思主义探索美学之作。
74、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行者,陈望道大力提倡白话文,积极推动中文书面语的改革。1918年他发表《标点之革新》(1918年《学艺》第3卷),明确主张引进西式标点来破除“文不加点”的旧传统;接着又发表系列文章,从学理与实践上对新式标点的使用作了充分的研究和说明,有力地促进了中文新式标点的确立和推行。
75、野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两个小男孩,一个奥数尖子,一个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丰盛的美食源源不断地摆上来,他们看都不看。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
76、《共产d宣言》中文陈译本于1920年至1938年能在华夏大地广为传播,当是得力于其译出语言的中国化、大众化。这堪称当年白话文运动的一项光辉业绩。
77、所以愿意为“这好像容易其实艰难、好像卑微其实伟大的工作”付出自己的努力。这些都表露了陈望道术业专攻语文的本心。
78、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鲁迅《随感录四十一》
79、靠着津贴和勤工俭学,1949年9月,梁启超的儿子梁思礼获得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一些美国企业向他发出邀请,但他早已归心似箭。“如果人生之乐只在于自己养活一个家,实在无多大味道,我则更应该对没有机会的老百姓多负些责任。帮的方式是办工厂,因为我学工程,所以觉得这是我最有效的服务之方。”
80、这也就是说立场要站稳,方法上要能网罗古今中外”,而“问题在于要能‘化’。我们讲语言学研究的中国化,就是要把古的、洋的都‘化’在我们的学术研究里面”,使“我们的研究有我们自己的样子”。
81、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82、这样的语文教育改革引发了浙江新文化运动的浪潮,却为保守当局所不容,他就离职回乡,从事《共产d宣言》的翻译工作。
83、陈望道与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的青年教师在一起。图片由作者提供
84、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班主任还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85、著名作家木心: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先生是一位卓越的“文体”。
86、现代作家茅盾: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87、《发凡》建构了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两大分野的修辞学体系,提出了修辞的“零度”概念;对汉语辞格首次作了全面系统的阐明。
88、比如支持“废除汉字”的主张,肯定是一个极端的态度,有那么一点“倒洗澡水把孩子一起倒掉”的意思,但是从“大义”上看,核心还是“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
89、“后985211时代”中国大学“双一流”的目标在哪里?
90、在父亲影响下,竺家5个子女都用自己的方式报效国家,大儿子初中未毕业就弃笔从戎,抗击日寇,二女儿参加了野战军,为保家卫国赴朝鲜抗美援朝,而小儿子竺安,则踏上科研报国之路。学成的竺安如愿以偿地进入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拥有自主科研成果的他,本可以到国外过更好的生活,拥有更好的科研条件,但是他毅然决定留在国内,帮助中国企业打造属于自主品牌的毛细管电泳仪器,
91、1938年,陈望道发动和组织了中国语法学史上的第一次学术讨论:中国文法革新讨论。参加讨论的有金兆梓、方光焘、傅东华、张世禄等学者,历时四年。
92、毛泽东: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93、最能够体现先生之韧的,当是他的战斗精神,即所谓不战则已,战则不止的斗争精神。散文诗集《野草》和部分杂文,很好地呈现出了这一点。不仅自己战斗,他也鼓励青年同样战斗,纵使面对的无物之阵,也须战斗到底。否则,就是失败,就是会在沉默中灭亡,以前所获得的战果也都将失去。他甚至愿意做团死火,为了能够使青年获得新生,使新社会早些到来,不惜与黑暗邪恶者同归于尽。
94、鲁迅先生所说:“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防做做腐朽的草。”让我们回顾一下鲁迅先生文学作品: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