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句子网/
当前位置 : 佳偶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正文

康德【122句文案集锦】

2023-06-30 12:00:12 句子大全

康德

1、准则学是关于真理的标准和取得真理方法的学问,因而是一切学问的工具。物理学又称自然哲学,是关于宇宙的生成及其原理的学问,是关于世界或自然的学问。伦理学是关于善的学问,即关于人的幸福的学问。如果我们把准则学当作工具和方法,那么,人类主要的学问就是自然哲学和伦理学,即关于世界与人生的两类学问。但是,对人类的这两类学问,从来没有人像康德认识得这样清楚。(康德)。

2、    在康德看来,“有两种人类的发明是困难的——就是政府艺术和教育艺术”,我的理解是政府与教育的艺术臻致完善是困难的,任何寄希望一夜之间就可能实现的变革,或者通过一种方式的运用就可实现的改变和达成是荒唐与可笑的。康德之所以认为教育是人生“最困难、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要提醒成人明白这样的道理:不可以只将教育视为幻想和美梦,也不应该畏惧教育的复杂性,而应从人的发展出发,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做出我们可能的努力。教育是一种异常复杂的工作,许多时候我们已经相当尽力了,却往往效果甚微,甚至还会遭遇冷嘲热讽,以至打击压抑。同样的观点也影响了他以后的教育大家,如弗雷勒有《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费尔南多也有教育是一种“勇者之为”的论述。

3、康德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不理解道德命令的实践的无条件的必然性,但我们却理解它的不可理解性,而这就是对一个努力追求人类理性诸原则的界限的哲学所能合理要求的东西。”

4、从来没有一个女人是“康德的女人”。这只与康德有关,与女人无关。康德经常与美女促膝谈心,研讨美食,斗牌沙龙,观看戏剧,欣赏音乐。康德研究者盖尔教授在《明镜周刊》采访中明确地说,康德确实有两次认真地考虑结婚。不过,显然他考虑得太久了,以至于对方在他考虑好之前已经嫁作罗敷。

5、看着自己毕生的心血结晶,康德忽然泪流满面。他轻叹道:“如果把这三本书换成个小孩子,该有多好!”

6、    但德行是需要训练的。在《康德论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训练”与“服从”的概念频繁出现。康德认为,“训练是为了将儿童的动物性变成人性”,训练的实质是为了约束儿童无法无天的行为,也就是人兽性的一面。在康德的理念中,人的理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通过成人的教化慢慢发展。康德所强调的动作训练是为了“防止人从人文堕落到野兽冲动的深渊”,教育将使人“置于人类的法律之下”,因为人本来就有强烈的自由意识,但失控的自由会使人“不顾一切的唯自由是求”而任意妄为,“未经训练的人会很容易变幻无常”,一个人如果自幼一意孤行,毫无顾忌,长大后自然会无法无天。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儿童明白,一个人不可以随心所欲,而是要受到一定的约束,一个人自小就当懂规矩,按规律行事,同时还应当明确自己应有的义务。

7、“对中国文化的赞赏在最初就产生了一种特定的评价标准,中国文化被解释得博大精深。在18世纪反对教权的讨论中,这种解释的意义就很有轰动性了。这种观点——同欧洲相比,中国虽然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上滞后,但他们却有更发达的伦理——是对中国进行评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8、尼采13岁开始纪录自己言行以备后世景仰,黑格尔也有同样爱好。但是,虽然生前就有人作《康德传》并寄给他本人,但以写字为生的康德没有自传。他说:“世上无人像其自以为是的那么重要。”同时代启蒙大师莱辛说:“康德承担了教谕世界的重任。他激赏一切充满生命的力量,单单忘了自赏。康德是有意为之。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1787)前言中他曾引用培根《科学的伟大复兴》的名言“denobisipsiussilemus”(我们个人不值一提)。

9、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我所谓真话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指正确的话。自己想什么就讲什么;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这就是说真话。

10、就是说,只有在“幸福”配称于德性的情形下它才被纳入“至善”范畴作为其要素之一。然而,无论如何,倘在一个自然过程中,不管这过程怎样漫长,道德价值精确配称以相应的幸福都是期望不到的。至善的最终可能——至上的道德配称以充量的幸福——不能不指望一位道德的主宰作保障,于是,康德又悬设了上帝的存在。

11、设计与哲学ID:PhilosophyDesign

12、李陀:一部天才的遗作——关于剧本《中书令司马迁》

13、    康德主张儿童的品格训练必须坚持这样三个原则:服从、诚实与合群。在他看来幼小的儿童首先要教导的就是听话。也许我们会问,这会不会压抑个性、限制自由呢?康德这样回答:“要形成儿童的品格,最重要的是提醒他们每一件事都有一定的安排、一定的规则;而且必须坚持这些条理和规则。”比如儿童的吃饭和睡眠问题,就应当有一定规范,在当下这个独生子女相当普遍的社会现实下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该吃饭的时候就要吃饭,该睡觉的时候就得睡觉,决不能放纵。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对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事,更多的则是迁就与放纵。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里的孩子之间的欺凌现象会频繁出现的一个原因。康德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要让孩子从小就了解:要让遵守规则的人信赖一个不守规则的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在他们眼里不规则的人是不可信赖的,会让社会抛弃的。

14、(本文摘编自何中华教授的新著《马克思与孔夫子:一个历史的相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

15、康德把这里所谓的“至善”诠释为“纯粹实践理性的无制约的对象全体”。也就是说,“整个的‘哲学事业’可以归结为对‘什么是人’这个问题的回答”。显然,康德对于哲学的理解,更侧重于成就人的道德人格。

16、康德上课,从不迟到、缺席,从不照本宣科。从未出过国的康德讲课趣闻逸事不断,间杂异国风土人情,经常把学生讲得当堂大笑或落泪。康德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资质中平的学生能听懂为标准。他常说:“我不是教给你们哲学,而是教你们如何进行哲学思考”,开素质教育之先河。

17、“灵魂不死”与“上帝存在”已经是宗教的话题,这正如康德所说,道德学就其本义来讲并不是教人怎样谋求幸福的学说,乃是教人怎样才配享受幸福的学说,只有加上宗教以后,我们才能希望有一天依照自己努力修德的程度来分享幸福。“至善”作为一种终极的价值眷注属于哲学的境界,也属于宗教的向往,哲学而宗教、宗教而哲学使康德学说显得亲切而虚灵。

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19、成功派对,必有美女;成功餐会,必有美食。康家午餐菜品精美,连芥末也完全自制。康校长没老婆,但有个私家厨娘,可见“食色性也”排序之正确。久病成医,贪吃成厨,康校长自己亦烧得一手好菜,兴之所至,常常亲自下厨炮制私家菜飨客,菜品上桌,满堂轰然,不亦乐乎。

20、郭沫若指出,对于人而言,孔子所谓的“礼”并非外在的他律,而是植根于人的本然之性的内在规定的表征。“他所谓‘礼’,决不是形式的既成道德,他所指的,是在吾人本性内存的道德律”。因此,孔子意义上的“礼”在其内涵上就相当于康德的“绝对的道德命令”。按康德的说法,道德意志的原则就是,“除非我愿意自己的准则也变为普遍规律,我不应行动”。

21、因此,郭沫若认为:“我们所见的孔子,是兼有康德与歌德那样的伟大的天才,圆满的人格,永远有生命的巨人。”

22、http://bk.111cn/index.do#

23、现在他们所用的宇宙学尺度上的相对论时空,是否适用于量子尺度?由于触觉,我们人类形成了不可入性、位置这样的观念,并由此建立起空间模型。没有大小的“点”的概念是现有空间模型的基础。而这个没有大小的“点”在量子尺度上失效了,所以我们对量子现象难以直观地理解。

24、他曾说:“有三件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笑。”

25、这本书终于让摩西·门德尔松成为康德一生的敌人。他怒称康德为“超级搅屎棍”。

26、欧洲大学传统,虽然并无“每年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之类的规定,但教授的江湖地位,却取决于论文质量和数量。一年没有,自己知道;两年没有,同事知道;三年没有,学生就知道了。虽然不会下岗(欧洲教授向为终身制),但个人声望势必跳水。

27、康德跟歌德一样流连杜康,但与一般人相反,他年轻时喜饮红酒,上了年纪反爱白酒。康德反对酗酒,曾说:“醉酒者非人,只配以兽待之。”不过,他自己酒过三巡却经常指点牛排,激扬沙拉,把喜欢的菜夸上天,把讨厌的菜骂下楼,所以西佩曾郑重建议他在“三大批判”之外再写一部《厨艺批判》。

28、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微笑。

29、据研究,哲学家能否伟大,与其生活是否规律成正比。康德是最好榜样。有传记作家表扬他曰:“康德的一生就像一个最规则的动词。”

30、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

31、德语中有这样一句谚语:“PünktlichkeitistdieHflichkeitdesKaisers.”—准时是帝王的礼貌。德意志民族的性格以严谨和遵纪守法著称,而德国人的守时也很出名。著名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就非常守时,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然后头戴睡帽、身穿长袍在书桌前工作到7点,晚上10点准时就寝。每当他去上课时都要抵换上庄重的外衣,然后下课回家后就立刻穿上他的长袍继续他的工作。

32、而康德哲学贡献最大的就是他提出的三大批判,也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本书中的体系,分别回答了哲学上不同方面的不同为题。

33、郭沫若认为,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其积极说法便是“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礼记·中庸》)。所以,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即为他所主张的“仁道之根本义”。

34、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35、同时,欧洲社会因宗教分歧而不时陷入严重分裂,乃至长期的血腥战争,特别是在1618年至1648年之间因宗教派别引起的三十年战争,更是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欧洲社会现实的失序与血腥,相比之下,宣称以伦理(德-孝)治国的中国社会则显得更理性、温和,更文明、稳定,而从法理学角度审视,以伦理治国而不是以神学教义进行统治的中国,至少更接近以理性自然法进行管理的社会实体。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社会甚至可以被视为一个贯彻与实践自然法的一个典范,是自然法理论具有普遍性的一个范例。简单说,“以德治国”的中国似乎更象一个理性法治的国家。

36、不由得想起钱钟书:你何必非要见那只下蛋的母鸡?

37、“至善”作为一种必得祈致的境地永远是就人而言的,动物没有价值取向,“神”也无所谓价值取向。在人的眼里,“神”已经在“至善”的位置上;对于“神”说来,“至善”从不引生为一个问题。人旨趣于“至善”中自我超拔、自我成全,确立自己的价值主体(境界主体和权利主体)的地位。从非对待的向度上说,人人胸中皆禀有祈向先验的道德律的自由意志,从对待性的向度上说,人人皆有其天赋的非可让渡的自由权利。

38、于是,在康德这些成熟的德国启蒙哲学家看来,中国社会不仅不再是人类未来的范本,它倒同样是人类要摆脱的对象,就如欧洲的现实社会是要告别的对象一样,甚至从反思哲学角度看,中国是更需要摆脱的对象,因这它被视为属于更久远的过去。

39、联合国就是康德思想的雏形,而欧盟,是通向这一目标的伟大尝试。

40、康德一辈子没干过别的,除了读书,写书,就是教书。教过逻辑、形而上学、人类学、道德哲学、伦理、自然神学、数学、物理、力学、美学、地理、生物、教育学、自然法。康德的职业是教书匠,研究哲学完全是业余爱好。在《纯粹理性批判》赢得整个世界之前,康德是个业余哲学青年。

41、然而,康校长并未停笔。1793年9月,他发表《理论上正确的,实际上行不通》,转年4月又发表《月球对天气的影响》。这些文章都令基督教御用文人咬牙切齿,目眦欲裂。两个月后,他的《万物的终结》批评基督教正统神学,倡导理性宗教,镢头所向,直取宗教封建专制之精神祖坟,终于掀起轩然大波,批判文章铺天盖地,政府将饬令康德公开检讨或辞职的谣言满天飞。当时有个朋友写信邀他去不伦瑞克避风,康德还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并未犯法,婉言谢绝。

42、康家午餐菜品精美,连芥末也完全自制。康校长没老婆,却有个私家厨娘,可见“食色性也”排序之正确。久病成医,贪吃成厨,康校长自己亦烧得一手好菜,兴之所至,常常亲自下厨炮制私家菜飨客,菜品上桌,满堂轰然,不亦乐乎。

43、所以,对康德和所有成熟的启蒙思想家来说,不仅中国不能成为标准和尺度,而且中国本身也要成为批判与检验的对象。从权利法则出发,中国在早期启蒙思想家心目中的三方面“优点”并不足以成为效仿的范本。

44、这同样不是事物的真正面貌。凯撒琳无疑对康德怀有好感。不过,她经常请康德吃饭,却因为康德是家教,随时可以打骂她儿子。

45、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是值得我们深深景仰的,一个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的崇高道德法则。

46、关于莱布尼茨那个时代在文化交往方面的某些特征,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也谈到了,他说:“孔子的教训在莱布尼兹的时代曾轰动一时。”当然,众所周知,黑格尔在该书中是贬低东方思想特别是孔子思想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归咎于他的强烈的欧洲中心论偏见,因为这种偏见极大地干扰并妨碍了他对中国文化及其传统作出客观的评估和同情的了解。

47、而对康德来说,个人才是第一位的,国家是为人服务的。

48、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49、这里,我们要追问一下,早期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持积极态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们且从分析两段引文来讨论这个问题。

50、按照唯物史观,夜暗无边前面,正是黎明。禁令发出不到两年,弗国王翘了辫子,加之热月政变后法国督政府深陷危机,德国文化界对法国大革命失望日增,在德法战争中德军又捷报频传,继位国王威廉三世于是顺势上演开明秀,废除书报检查令。

51、1778年,普鲁士帝国文化部长亲调康德去哈勒大学,被他一口回绝。夏天,地理学家兼天文学家伯努利访问柯城后写道:“我在伯爵家里和一位学者共进午餐,他是柯大最伟大的成员之受人尊敬的康德教授。这位著名教授是社交中活泼有礼的人物,他拥有如此优雅的生活方式,以致让人很难想象他体内藏着这样一颗深深探求的心灵。但是,他的眼睛和面容流露出大智大慧,与达朗贝尔的相似之处确实引人注目……康先生很久没有发表哲学著作了。他保证他不久便会出版一本小册子。”

52、小楼位于市中心僻静后街,并不豪华,花园虽然美轮美奂,却是别人的,楼内根本看不见。一楼一边是能装80人的教室,另一边是厨娘睡房,常卧一猫一狗;二楼一边是饭厅、图书室和卧室,另一边是客厅和书房。书房里有两张书桌,一只三脚半圈椅。仆人住阁楼。康德私人藏书不超过五百本,比我的书都少。

53、我们无法证明上帝存在,但他仍然是终将走投无路的人类的最后救赎。

54、宇宙中并没有不依赖于人类主观思想的“纯粹的客观存在”。例如人类根据太古以来的肉眼观察一直以为太空中有两个星系是邻居,而21世纪最新观测的数据证明,它们相距几千光年,只有从地球的角度看过去,它们才“邻近”。因此,我们相信了上千年的“邻近”这个“客观事实”,实际上并非“客观的存在”。

55、74岁时,他写到:“未婚(或者很早丧偶)的老人比已婚者更易长葆青春,而这也很可能是长寿的原因。”据说他还有柯城男性居民寿命统计表为证。

56、另一个关于康德守时的故事是,一次他去朋友家拜访,因为之前有写信给人家说自己上午十一点会到,同时朋友家住的比较远,过去还要经过一条河,所以他大清早就租了辆马车前往。等到康德和车夫到达河边后,却发现桥断了,虽然河不宽,但是水深,而且结了冰,这也就意味着他无法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朋友家。

57、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58、总之,康德哲学不仅是一切为人,重要的是一切依赖于人,以人为根据。换句话说,康德哲学不仅研究人的需要,而且研究人怎样实现自己的需要,或人实现自身需要的主体原理。哲学即人的学问,是人性原理的学问。哲学人本化了,哲学成了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伴随人类文化永恒发展着的现实问题。

59、“通过意志自由来实现至善,乃是一种先天的(道德的)必然”,康德所谓“至善”是一种纯粹在于人的祈向中的价值极境——乃意志自由所必致;有意志自由才有对“至善”的“期望”,有意志自由才有对“至善”这一实践的极致模型的预设。

60、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必须是真的,但是他没有必要把他知道的都说出来。

61、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62、因为伏案工作的时间太长,康德想出好办法增加运动量:他把最常用的书放在离自己最远的椅子上,这样,他要查书就必须起身去取,等于运动。

63、他固守柯城,是因为他和爱因斯坦一样,想当教授。

64、《判断力批判》则回答了我们最想要了解的东西,也就是什么是我们可以抱有希望的?对此他给出的解释是道德如果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就需要假定上帝的真实存在,同时认为生命结束并不是一切事物的终结。

65、康德元年是1934年,因此,康德9年对应的公历年是:1934+9-1=1942年,距今有2022-1942=80年。

66、愚蠢的是,身为大学教授的我居然相信这种歪曲。

67、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68、当然,莱布尼茨主要是着眼于欧洲文化同中国文化的互补方面,例如他说:“他们善于观察,而我们长于思考。”“物理学更多地以实际观察为基础,而数学恰恰相反,则以理智的沉思为根基。后者乃我们欧洲之特长,但在实践经验方面,我们实不如中国人。”

69、毕斯特挺身而出,代康德向弗国王申诉。但以开明和倡导人权驰名全欧、一直对康德优渥有加的弗国王却大发雷霆,当场饬回。

70、社会法律保证我们的权利,道德律令才能让我们赢得尊严,让我们赢得自由!

71、1798年,刚退休的康德出版《学院之争》,在前言中公布弗国王训斥信和他的回信,并点出回信伏笔:他是“作为(弗里德里希)陛下的忠实臣民”发誓的。这誓言只在“弗陛下”在世之年有效,并非永远放弃一切有关宗教题目的公开学术活动。现在“弗陛下”既已不存,誓言当然也就随风而去。以此事观之,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从弗国王的角度看过来,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

72、我对此事曾经百思不解。康德穷困潦倒时拚命烧弗王子的冷灶,现在王子如愿登基,他官居校长,功成名就,德高望重,况且康校长年过六旬,血气也理应不再方刚,为什么突然冲天一怒,莫非失了心疯?

73、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74、康德之前,通常认为人类认识的惟一来源是经验(实际上现在还有N多的人这样认为)。康德证明,经验在成为认识之前必须经过人类大脑的加工。就是说,在认识过程中,人本身比客观事物更重要。所谓“主观唯心主义”。康德认为我们根本不可能认识客观事物,只能认识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最典型的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关键看观察者站在哪个角度。

75、16:00—17:00,散步,之后看书到22点。

76、康德的皮匠爹与尼采爹一样都是新教徒,而且是“新教中的新教”——虔信派,康德从小浸淫自控、勤奋和高尚道德之家教。他在11个兄弟姊妹(最终只五个成人)中排行老全家都是工匠,只有康德在母亲坚持下入柯城最好的弗里德里希书院读书。康妈妈跟尼采妈妈一样希望儿子修习神学,毕业做个光宗耀祖的神甫。书院纪律严明,上下课均须祈祷,放假从不超过七天。晚年康德说:“我一想起幼时那种奴隶待遇就会周身发抖,不寒而栗。”强制教育,势必逆反。动摇基督教根基的康德哲学,即萌芽于该基督教书院。

77、《实践理性批判》提出了康德伦理学核心——著名的“绝对命令式”。

78、有些文章说此时康德已经发财,所以有资本挑剔。此言不确。一年后,康德就任薪水远比教授差的大学图书馆员,就是明证。馆员虽然收入差,却也是42岁康德的平生第一个固定职位。后来,42岁的康馆员还拒绝了埃尔朗根和耶拿大学工资超过柯大三倍的教授职位。

79、老年时像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80、但是,耶稣会士们这种文化适应策略却在罗马教会内部引起了激烈争议。从1770年开始,从禁止耶稣会士们的著作,到1707年禁止中国礼仪的多罗禁令的颁布,这场争论最终以耶稣会士们的“失败”收场。禁止中国礼仪意味着把中国传统礼俗视为一种宗教性的异教礼仪,因而是邪恶的、不可容忍的。

81、“您会要我这简陋、破旧的木屋?这是为什么?”农夫大吃一惊。

82、康德为了准时赴约,不惜花费200法郎重新修桥,这体现了他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200多年过去了,可康德准时赴约的故事却一直被后人传诵着。

83、酒能使人出语轻快,酒更能使人一吐衷情。酒,因而成为一种道德的性质成为搬运率直之心的物质。

84、我们不用追究他到底读了哪些书。真理是:读书改变心灵。读书改变命运。

85、柏拉图说哲学家是世界上最全面、最正确的人,所以他认为国王最好由哲学家担任——这就是著名的“哲学王”观点。柏拉图不知道,哲学家离开哲学后甚至比不上平庸的普通人。例如西方哲学万世之祖亚里士多德同志,居然认为有些昆虫是泥土变的。

86、康德的规律生活不仅体现在日程表上,还有他那最为著名的散步。康德每天16:00必出门散步,教堂钟声随着他迈步出门响起。因此,很多哥尼斯堡居民以康德的出现来对表。他永远沿着小菩提树路散步,每天八个来回,一步不多,一步不少。

87、“好!”康德跑到河边的一座农舍里,向主人打听到:“请问您的那间小木屋要多少钱才肯出售?”

88、中国传统文化同欧陆思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亲和性。譬如卢梭、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思想传入中国后,更容易实质性地渗透进我们的话语体系中,并产生重要影响。这种文化现象耐人寻味。

89、这是否提醒我们,要统一引力理论和量子理论,必须对时空模型进行反思?

90、以此事为戒,所有网民必得牢记:为所欲为,恰恰证明你是一己私欲的奴隶。

91、康德请的客比动词还规则。首先,康校长从不请女客。终身未婚的康校长拒绝拿美女当花瓶,立下万世尊重女性之不朽榜样。其次,客人不能少于三位(暗含古希腊美惠三女神之数),也不能超过九位(暗含古希腊九位缪斯文艺女神之数)。来客平均年龄经常在50左右徘徊,所以桌旁至少有一位医生,且每天必讨论一种疾病及其疗法,大大提高了柯城上流社会防病治病的科普知识。

92、二百多年来,康德遗骨几经迁葬,最后藏于大教堂“教授拱顶”之下,前竖铭牌StoaKantiana(康德拱廊),铭牌旁是一尊完成于康德生前的胸像。墓碑上的铭文写于1880年11月21日的迁葬典礼:

93、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94、于是康德接下来就举了四个例子来对什么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加以解释。这四个例子并不是随便举的,而是按照严格的逻辑关系排列的。这四个例子就是:1)做买卖童叟无欺(对他人的消极义务);2)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消极义务);3)帮助他人(对他人的积极义务);4)增进自己的幸福(对自己的积极义务)。

95、德国人传统生活理想是:买一栋楼,种几棵树,养一只狗,结一次婚,生一堆孩子。康校长只办到了一点:63岁的时候,他买了一栋楼。小楼位于市中心僻静后街,并不豪华,一个花园美轮美奂,可却是别人的,因为在楼内根本看不见它。一楼一边是能装80人的教室,另一边是厨娘睡房,常卧一猫一狗;二楼一边是饭厅、图书室和卧室,另一边是客厅和书房。书房里有两张书桌,一只三脚半圈椅。可康德入住后才发现书房正对柯城监狱。当时监狱改造思想的灵丹妙方是让犯人每天三遍高唱圣歌,唱得最卖力者可评“先进”缩短刑期。因此,犯人们唱起歌来都是情真意切,声震四野,让康校长大烦,盛夏亦不得开窗。为此,他多次求助于铁哥们儿、市长兼警察局长西佩。这件事体现出欧洲法治的伟大。校长与市长的铁交情大也不过法律书上那几行字。西佩虽然很想帮康德,却无法绕过市议会直接下令犯人停止唱歌。这事儿最终没办成,所以三大批判中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都杀青于犯人们颂圣歌中。康德的故事篇4康德的生活非常的规律,5点起床,每天早晨的五点,他就会起床,然后开始两个小时的工作,中午吃饭后,他一定会去散步,晚上十点会准时上床睡觉。甚至于到最后,他做事情沿途经过的家庭主妇会用他的活动当做时间表,因为分毫不差。

96、斯宾格勒提及的卢梭和马克思的政治社会理论的代表作分别是《社会契约论》和《共产d宣言》,并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社会主义的伟大体系”。

97、在对崇高的解析上,康德认为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崇高是主体与客体出现相互冲击力的一种形态,譬如雷鸣闪电,波涛汹涌。在人的面前,这些东西很强大,但是人在这些东西面前没有退缩,这就出现了崇高的感觉。这种感觉夹杂着恐惧与害怕,但也充满了胜利的愉悦感。康德认为,这就是崇高。

98、早于康德一千多年,东方的佛教说:失即是得,得即是失。

99、由“好的意志”所引生的道德的善是无待的、至高的善,但至高的善还不就是圆满的善。圆满的善在康德哲学的期望中意味着为道德的善配称以相应的幸福,因此这“至善”便有了“德”、“福”两个重要因素。正是通过这两个要素,康德才确立其哲学的全部目的。

100、个人本位论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 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 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 自然人”, 发展人的个性, 增进人的价值, 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101、教授们必须明白,与教授交谊,只是国王的一种休闲活动。

102、值得注意的是,康德在上述第2个例子之后有一个注释:“不要以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俗语在此可以用作准绳或原则。因为这句话是从那个原则[指上述命令式]中推导出来的,虽然带有各种限制;它决不可能是普遍法则,因为它不包含针对自己的义务的理由,不包含针对他人的爱的义务的理由……最后,也不包含相互之间应有的义务的理由;因为否则的话,罪犯就会根据这一理由而与处罚他的法官争辨了。”虽然康德这段话并不是专门针对孔子的“恕道”而言的,而是针对西方和几乎所有人类社会共同具有的“金规则”而言的,但我仍然愿意提醒进行中西文化、特别是康德和儒家伦理比较的人:按照康德的看法,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只有在“人是目的”这一前提下才能成为一条道德法则,否则虽然它表面上好像具有普遍法则的形式,因而与前一条派生的绝对命令形式(使你的行为准则成为普遍的自然法则)难以区分,但终究是没有真正的普遍性的,而会成为一种用来逃脱处罚或达到其他有限目的的工具(如说:为了你在这个集体中更好地与人相处,以免遭人唾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明智的)。道德的“金规则”变成一条功利主义的、甚至“乡愿”的规则,仅在转手之间。当然反过来说,如果它建立在“人是目的”这条原则之上,没有任何别的有限目的(哪怕是“治国平天下”之类),它也可以是道德的。这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人格和人性。

103、的确,相对于欧洲教权从精神领域到世俗生活的全面专断而言,道统与政统在一定程度相分离的中国帝王专制要显得开明得多,特别是相对于欧洲教权从最高教庭到最基层小教区的无边界的全面统治,中国实行中央、郡、县三级的垂直统治却是有限的(县以下的乡村长时段处于自治状态),对社会的控制要宽松得多;相对于欧洲社会的权力阶层完全由僧侣和贵族阶层垄断来说,中国社会因文官选拨制度向各个阶层进入权力集团提供了可能通道而显得更具开放性;

104、疑病症患者康德一生未婚,招致大批康迷五体投地,认为康校长为哲学甘当和尚,道深德昭,根本就是暖壶坐飞机——高水平。

105、康德认为散步使人感官彻底开放,神游四方,心驽八极,精彩程度堪比纵横世界的旅行。有人说:“康德所有的伟大历险都发生在他的头脑中。”但是,他散步时拒绝与人交谈,认为一开口就会打乱自己散步的节奏。

106、“有两事充盈性灵,思之愈频,念之愈密,则愈觉惊叹日新,敬畏月益:头顶之天上繁星,心中之道德律令。”

107、郑重说明:康德并非只教哲学。他教过逻辑、形而上学、人类学、道德哲学、伦理、自然神学、数学、物理、力学、美学、地理、生物、教育学、自然法等等,甚至像墨子一样教过筑城术和烟火制造术,足证他学富五车,涉猎广泛。德国启蒙大师赫尔德尔听过康德两年课,后来他说:“每次回忆起少时结识一位哲学家并聆听他的讲座,我就充满感恩的欣喜。他教会我真正的人道主义……他的哲学唤醒了独立思考。我几乎从未听过更加卓越和打动人心的讲座。”

108、连任校长的康教授索回这两篇文章,与他新写的另两篇合并,以《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为题送往思想相对自由的耶拿大学哲学系审查,在那里获得印刷许可证,并于1793年在柯城出版。

109、所谓的宗教,是指我们的一切义务都要当做上帝的命令而言。

110、于是康德总结道:“上述三种表现道德原则的方式根本说来却只不过是同一个法则的多种公式,它们每一个把另外两个结合在自身之中。然而它们之中毕竟有一种差别,这种差别与其说是客观实践上的,不如说是主观的,即为的是使理性的理念(按照某种类比)更接近直观、并由此更接近情感。”接着康德就从已经达到的道德形而上学层次对这三种命令形式以排列对照的方式作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再次(第二轮)阐明。他表明,一切准则都具有一个普遍形式、一个目的质料和一个包括形式和质料在内的完备规定,所以才有上述三种道德命令的公式,它们依次经过了意志形式的单一性、多数性和全体性。如果我们想在道德评判中总是按照严格的方法行事并以定言命令的普遍公式为基础,那我们只须遵行绝对命令的经典表达方式(即“要按照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法则的那条准则去行动”)就行了;但如果我们同时还想获得理解这条道德法则的“入口”,“那么引导同一个行为经过上述三个概念,并由此而使它尽可能多地贴近于直观,这是很有用的。”这就是对这三条派生的命令形式的第二轮阐明,它摆脱一切例子而突出了三条原则的形而上学实质。

111、但“灵魂不死”、“上帝存在”终究是实践理性的一种悬设,它由人悬设而为人悬设。在这里,“求达至善”的哲学是以人为目的的,那“纯粹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也是以人为目的的。

112、为什么卢梭、康德、海德格尔等欧洲大陆哲学家在中国的影响那么大?

113、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个是我头顶的灿烂星空,一个是我心中永恒的道德法则。

114、真正决定康德哲学使其具有现代价值的,并不是近代哲学的经验论或唯理论这些哲学派别,而是牛顿和卢梭。牛顿和卢梭才是真正影响康德的两个最有力量的人(李泽厚语)。说牛顿和卢梭影响了康德,等于说康德哲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以来人类的现实生活。

115、一般人都认为康德跟他的哲学一样无趣。其实,跟食不厌精的孔老二一样,康老四也是个美食家。柯漂时代,康讲师天天吃完饭馆吃朋友,欠下一屁股人情。康老师对友谊很看重,他说:“完美的友谊是两个人之间通过相互对等的爱和尊重缔结的同盟。”于是乎,康校长买房之后,便将请客吃饭视为乐事。

116、通俗的道德哲学总是与经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即使要立足于行为的动机来考察其道德意义,实际上却仍然把这种动机看作一种经验的事实。于是,人们永远可以从这种经验事实的后面假定一种隐藏更深的不道德的动机,因而否定有任何真正的道德行为;或是假定一种虚构的高尚动机,从而为一种抽象的道德假象而沾沾自喜;而由于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什么可靠的经验事实来作最后的裁定,人们将陷入有无真正的道德行为的辩证论(二律背反)。要摆脱这一困境,我们只有坚决把经验的事实排除在道德哲学的考虑之外,不靠举任何例子或榜样来说明道德的原则。当然这不是说道德哲学就完全与经验的事实无关了,而是说,先要把道德哲学提升到形而上学的基础上,然后再从那个高度下降到通俗的道德哲学,重新诠释它的那些例证,以指导人们的实践。否则我们即使有了通俗道德哲学的一些法则,也不可能在日常实践中分清哪些是纯粹的道德因素。道德形而上学的法则比通俗道德哲学的法则更高,因为它不是从经验的甚至人类学(Anthropologie)的知识中所抽出来的法则,而是直接由纯粹实践理性推演出来的法则,因而不仅适用于人类,而且适用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它是通俗的道德哲学之所以可能的前提。

117、不过,这里我们感兴趣的一个问题首先是:康德为什么会对中国持强烈的批评态度?这种态度甚至被有的论者概括为“绝对否定”。

118、康德的伟大,在于他将哲学从天上摘回地下。哲学从他起不再是神学。

119、很多文章说康德是“虔诚的新教徒”。完全胡打乱说。康德的“上帝”与基督教的那个上帝根本不是一回事。对于世俗宗教的所有辉煌仪式和森严僧侣制度,康德一概厌恶加拒绝。

120、自培根、笛卡尔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是所谓认识论的转向。但在近代每一位哲学家的认识论后面几乎毫无例外地有某种价值观作为其哲学更深刻的底蕴。康德哲学是对近代西方哲学谜底的点破和提升,他把哲人的智慧聚焦于“至善”的一个深长的现代意味在于,“至善”由康德在融摄前此的近代西方哲学所蕴含的生命祈向和生命智慧后赋予了它怎样的现代内涵。

121、本书以马克思与孔夫子自晚清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中国的相遇为主线,通过特定历史语境的还原和追溯,试图从哲学观念、文化原型、精神气质等层面,多维度地揭示这种相遇的内在可能性及其学理依据,以期更深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