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句子网/
当前位置 : 佳偶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正文

罗曼罗兰是哪个国家的【44句文案集锦】

2023-06-01 15:34:06 句子大全

罗曼罗兰是哪个国家的

1、会谈从四点十分开始,一直持续到差十分六点。要不是因为担心过多地占用斯大林的时间,会谈可能还会延长一些时辰。我们会谈时,外面还下了一阵雷雨,雷声轰鸣,雨点拍打着窗户。

2、过了五天,七月一日,他寄出第二封信。这一次是真正的法文信,文字流畅,以充满感情的笔调,作了自我介绍,表达了对大师的仰慕,然后陈述自己的愿望,“我衷心请求给我亲笔回信,让我前来拜见。尽管我只会说一点点法文,又不懂其他欧洲语言,但是如果能够在先生的身边默坐一会,将感到莫大幸福”。直到这里,这封信和常见的仰慕者来信大致相仿,但紧接下一段,却颇为出人意外,“我以中文写这封信,然后由朋友译成法文,我再抄一遍。因为我还没有能力自由运用法文来表达我的与众不同的思想,表达我的热烈感情”。如此直率,近乎天真,教人一下子转不过弯来。像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档案那样,我们没有看到回信,但是他的儿子李兰颂给我们提供了李又然一九七五年的家书,从中知道大师没有把这封信作为儿戏,而是十分认真,像对其他来信那样,迅速作了回复,“先生回信说,他就要出去旅行(先生是大旅行家),假如我去瑞士只是要看他,那么最好晚些去,那时我的法文也讲得更好了,可以多谈谈”。(李又然家书,下同)

3、于是,你领悟到,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而有些事情即使告诉了别人你也会马上后悔的。

4、访问期间,两位好友也没有机会好好深谈,到高尔基家里来访的客人太多了,有时一天竟多达八九十人。罗兰被招待观看苏联电影和戏剧,看到的要么是“拙劣的政治宣传品”,要么是对美国歌舞剧的“拙劣模仿”,“自从文艺形式的多样化被强权取缔后,大众的艺术趣味竟然腐败堕落成这个样子”。

5、1866年1月29日,罗曼·罗兰出生于法国勃艮第区的克拉姆西小城。父亲是公证人,母亲是个农民。家人认为世道维艰,对罗曼·罗兰的最大期望便是得到一份稳定工作,一生衣食无忧。

6、 1897年---在《巴黎杂志》上发表第一部作品《圣路易》及上演他最初创作的两部悲剧《阿尔特》与《狼》。

7、另外一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事例:你们刚刚颁布一项对年满十二岁的少年犯进行处罚的法律。该法律的文本外界并不熟知,然而,即使外界了解这个文本,那也给舆论界授以可怕的把柄。死刑的威胁似乎就悬在这些少年犯的头上。这项法律的动机是要让那些所谓不负责任的人,尤其是那些想利用孩子们的人产生畏惧心理,对此我能理解。但公众并不理解。公众见威胁业已形成,他们的命运掌握在法官手里,法官在冲动时会滥用他的职权。这大概会成为抗议运动的导火索。要在抗议运动爆发之前,对其有所防备。(罗曼罗兰是哪个国家的)。

8、约翰·米希尔沉着嗓子,气冲冲的接着说:“我犯了什么天条,生下这个酒鬼的儿子?我这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真是够受了!……可是你,你,你难道不能阻止他么?该死!这是你的本分啊。要是你能把他留在家里的话!……”

9、1899年,他同其他一批作家发起“人民戏剧运动”,“戏剧艺术的贫血症,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康复”,提出建立一座巴黎人民剧院,真正上演属于人民的戏剧。他为此创作了8部有关大革命历史的剧作,写革命人物的《丹东》(1900)、《罗伯斯庇尔》(1939),写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七月十四》(1902)等等。他在巴黎高师读书时,便设想过写一部新型的历史著作:“灵魂史”。希望过去时代的伟大灵魂,一一在他笔下复活。

10、罗兰1岁的时候,被粗心的保姆遗忘在房子外面,在极寒的天气下,他差点冻死,从此患上了支气管的各种疾病;5岁时,小他两岁的妹妹不幸夭折,几乎击垮了他的母亲,罗兰也深受死亡阴影的侵扰。每每病魔来袭,他都会回忆自己躺在小床上一遍遍哼着:“我不想死……”

11、这次他接到回信了,但不是大师签名,而是玛丽·罗兰,“我的丈夫工作过多,未能顾及你的翻译。他任务缠身,无法处理所有来往信件。请在中国找一位熟谙法文的人,复校你的译文”。法国档案保存了这封信的草稿,上面有罗曼·罗兰的修改笔迹。很明显,这是大师授意写的。

12、有人猜测罗兰之所以将日记封存是顾忌与高尔基的友谊(见书的译者前记)。但这也不至于封上五十年,何况高尔基很快就去世了。值得注意的倒是高尔基去世后,罗兰写了一篇短文,从政治、社会、道义的角度给了他的老友以世界文学史无人能出其右的评价,简直不但是完人、伟人,而且是耶稣(附在书的译者前记中,此处不冉赘引)。今天读到这些文字,使我怀疑的不但是晚年罗兰知人论世的能力,而且是其价值判断和道义标准。

13、另外还有一件扑朔迷离的事情,关于女作家谢冰莹。这位《女兵日记》作者在一九六○年代写过一篇文章《罗曼·罗兰》(谢冰莹《作家印象记》,三民书局,一九七八年),里面说,“忽然有一天,从汪德耀先生的手里,接到一封由法国寄来的信,我只认识我自己的名字和罗曼·罗兰的签名”,“他给我的信,大意是这样的”,接着便是一大段罗曼·罗兰对她的赞语,使用了直接引语格式,似乎就是原信译文。可是汪德耀在晚年访问记中,从来没有提及“罗曼·罗兰的信”:“一九三二年初……约好时间后,他们在虹口春潮书局的二楼相见……他告诉她,罗兰称她为‘折了翅膀的女英雄’……[她]表示想写信向罗曼·罗兰致谢。他立即给了她对方的地址,并说她肯定会收到罗曼·罗兰的亲笔回信的。后来果真如他所说,冰莹收到了大师写给她的鼓励信。”但是在谢冰莹笔下,“鼓励信”不是“后来”才接到的,而是第一次见面由汪德耀交给她的,“幸好汪先生马上替我译出,而且他要我当天回一封信给罗曼·罗兰。不用说,又是请汪先生译成法文,只有签名我用了三个中国字,我满以为以后还能接到他的信,获得更多的教益,谁知那是他给我的最初亦是最后的信,从此永远地不能见到他的笔迹了!”前面李又然一节曾经说过,一九三七年,她通过李又然把《女兵自传》寄赠给罗曼·罗兰,由此文可见也没有收到回信。

14、1914年9月15日,罗曼·罗兰在《日内瓦日报》上发表了他生平第一篇政论《超乎混战之上》,也由此开始了他用饱含热血的文字呼唤自由、民主与光明的征程。

15、1935年,罗曼·罗兰受邀访苏,与通信近20年的高尔基(左一)第一次见面

16、1944年8月巴黎解放。当年11月,78岁的罗兰抱病到巴黎参加十月革命的纪念活动,他在一个多月后病逝。

17、罗曼罗兰发现,连“无产阶级伟大作家”高尔基也被当做贵族供养起来。在金碧辉煌的别墅里,为高尔基服务的有四五十人之多,他家里每天有亲朋食客数十人。罗曼罗兰在他的《莫斯科日记》中认为苏联已经出现“特殊的共产主义特权阶层”和“新贵族阶层”。他写道:“身为国家与民族卫士的伟大共产d人队伍与其领导者们,正在不顾一切地把自己变成一种特殊的阶级”,“而人民则不得不依然为弄到一块面包与一股空气(住房)而处于艰难斗争的状况之中”,沿途的一些农民和工人“向我们投来阴郁的目光,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向我们挥动着她的拳头”。罗兰断言:“这个d今后还会继续其特殊化,且日益突出”。一个被自己人民痛恨的政d怎会不亡? 

18、“现在,我想以我的双重身份同您谈一谈。我既是苏联的老朋友和同路人,又是西方的见证人、观察家,还是年轻人及同情苏联的法国人的挚友。

19、关于盛成的早年生平,包括留学法国的经历,同时代人的见证或文献旁证可说不见片言只字,一直只有他本人的回忆文字。我们打开宗卷时,看到信件的数量相当多,觉得有点出奇,因为盛成的《海外工读十年纪实》(中华书局,一九三一年),记叙放洋留学经历,其中涉及罗曼·罗兰的文字寥寥无几。现在眼前的宗卷,竟然有三十一封信,加上两首诗歌抄本和四份印刷品,总共三十七种。这个数量,在留学生中排第仅次于敬隐渔。

20、他讲话时,不时瞥一眼记在纸上的红蓝铅笔勾画的潦草笔记,但他是依照他的顺序,而并非按我提出问题的顺序来回答,按照他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及思路来回答。我在笔记中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我凭记忆将其记录下来。有关斯大林讲话的准确思路,人们可在官方会谈纪要中略见一斑。他看上去绝对俭朴,无可挑剔,显得正直、诚实。他绝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他人。他会说:“也许我们搞错了。”他似乎总是乐于修正自己的论断,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会让经验去检验,让经验去修正,并为此大开方便之门。

21、《国家人文历史》2016年1月上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广大读者以个人名义分享至朋友圈

22、对此,斯大林答道,(前文我已经记叙过了)那座别墅并不是他的,他个人没有别墅,邀请并非是他个人发出的,而是人民委员会发出的,也就是说莫洛托夫、伏洛希洛夫、卡加诺维奇和他本人决定将归国家所有的一座别墅让我们使用,这些别墅位于莫斯科郊外,供来往的客人们使用。

23、(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4、9月15日,罗兰在《日内瓦报》上发表了《超乎混战之上》一文,这也是他人生第一篇政论。他呼吁尽快结束战争,宣称各民族、各国文化都有其固有的优点,应当互相尊重;还建议成立“最高道德法庭”来制止这场战争。

25、在所有中国留学生中,盛成(1899—1996)是第一位给罗曼·罗兰写信的人,时为一九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离他到法国只有八个月。他在《人道报》读到罗曼·罗兰致全国小学教师大会的公开信,当天便去函表示同意和支持。

26、直到你呼吸困难,心跳迟滞,像一辆超重的车,在上坡时渐渐地减慢,渐渐地停下。

27、还有,汪德耀说他利用这次机会,同时访问了甘地,听到大师“亲自弹奏贝多芬的《英雄协奏曲》,表示对甘地的热烈欢迎”,他本人和甘地进行了交谈,“请甘地在自己带去的《甘地传》上签名……为甘地拍了多幅照片,也有罗兰与甘地的合影……他急于回国,将底片交给女友露丝代为冲洗,当她洗好寄到上海时,正赶上‘二八’,邮件失落了!”如此轻易被介绍给甘地,不符合甘地的身份,他去英国谈判印度独立,地位相当于未来的印度国家元首,身边有一个寸步不离的英国高级警官;也不符合罗曼·罗兰日记记载的甘地表现,他笔下的甘地是一个十分严谨、郑重、顽固的政治人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甘地没有一件事是天真的”。能够如此从容交谈、签名和拍照,更不可能,罗曼·罗兰本人想拍一张照片也不容易,“我得到他的同意,早上十一时半到我家来,请一位摄影师(蒙特勒镇的舒莱默)拍照,这是他从来几乎不会答应的事”(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九日日记)。汪德耀的回忆与这些背景旁证距离太远,不能确定为真正的历史事实。

28、才结婚,他就对自己所做的事觉得委屈。这一点,他在可怜的鲁意莎面前毫不隐瞒,而她只是诚惶诚恐的向他道歉。他心并不坏,就慨然原谅了她;但过了一忽儿又悔恨起来,或是在朋友中间,或是在有钱的女学生面前;她们此刻态度变得傲慢了,由他校正指法而碰到他手指的时候也不再发抖了。——于是他沉着脸回家,鲁意莎好不辛酸的马上在他眼中看出那股怨气。再不然他呆在酒店里,想在那儿忘掉自己,忘掉对人家的怨恨。象这样的晚上,他就嘻嘻哈哈,大笑着回家,使鲁意莎觉得比平时的话中带刺和隐隐约约的怨恨更难受。鲁意莎认为自己对这种放荡的行为多少要负些责任,那不但消耗了家里的钱,还得把他仅有的一点儿理性再减少一点。曼希沃陷到泥淖里去了。以他的年纪,正应当发愤用功,尽量培植他中庸的天资,他却听任自己望下坡路上打滚,给别人把位置占了去。

29、这部小说也让罗兰与第二任妻子结缘。玛丽亚·巴甫洛夫娜原籍是俄国人,母亲是法国人,她在出版社校对俄文版《约翰·克利斯朵夫》清样时,感动不已,立即给罗曼·罗兰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罗兰很快回信了,并赞赏她的诗“饱含火热的岩浆”。两人两地飞鸿整整5年后,1934年,68岁的罗曼·罗兰与玛丽亚结婚。在以后的岁月里,玛丽亚身兼罗兰的助手、秘书,忠实照顾着他的起居。

30、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31、下午,我要去克里姆林宫拜会斯大林,整个上午我都在思索该和他谈哪些内容。

32、191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罗曼·罗兰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法国的沙文主义者又群起攻之,甚至给瑞典政府施加压力。所以拖到1916年,瑞典方面才通知罗兰去年获得该奖。罗兰将奖金全数捐给了救济难民的多家组织。他还在瑞士的国际红十字会“战俘通讯处”,义务工作了9个月,登记信件、写信,“天天沉浸在悲痛与哀伤的海洋中”。

33、下午四点,阿罗塞夫来接我和玛莎;工作人员引导我们三个人穿过长长的走廊,经过几间秘书们工作的办公室,最后来到斯大林的办公室。这间大办公室位于克里姆林宫一翼的顶层,窗子朝向内院,院子里摆着当年从拿破仑手中缴获的战利品(那是拿破仑从俄国撤退时被俄国人缴获的)。

34、《超乎混战之上》发表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篇文章宣称各民族、各国文化都有自己固有的优点,应当互相尊重。这就是说,德国民族、德国文化也有自己的优良传统,值得法国人尊敬和重视。单凭这一个观点,就足以令法国的民族沙文主义者以及受他们影响的公众暴跳如雷。《超乎混战之上》的发表震动了德、法的知识界,激怒了社会舆论,罗曼·罗兰顷刻间成为众矢之的,甚至被法国人骂成“卖国贼”。

35、茨威格是罗兰的老友了,他同样秉持反战观点,于1914年9月19日写下《致外国的朋友们》,发表在《柏林日报》上,反对分裂和厮杀。他说,现在大家被战火所阻隔,但只要有机会,就要与友人们一起重建欧洲的文化。茨威格旋即也被众人孤立排斥。两周后,他收到罗兰从瑞士寄来的信,上面写着一句话:“不,我永远不离开我的朋友们!”茨威格称看到那封信,是他一生中巨大的幸福时刻之“它像一只白鸽从住着乱吼、乱踩、疯狂兽群的挪亚方舟飞来。我不再感到孤独。”他们按时通信,交流思想,又持续25年之久,直到二战的炮火让通信被迫中止。

36、罗兰一贯持有反战思想,他曾说法德之间的战争,让他整个青年时代都在战事与死亡的威胁之下度过,而现在适龄的青年们又要被送上战场充当炮灰。他慨叹,自从1910年托尔斯泰逝世,“欧洲再没有一个伟大的道德权威!”而他要扛起这杆旗帜。

37、罗曼·罗兰最初一直在写剧本,他晚年在回忆录里自述:“戏剧过去是,如今仍然是我最喜欢的艺术形式。”据统计,他一生共写了21个剧本,公开发表过的有15个,流传下来有书可查的有12个,而真正在舞台上演出过的,尚不到一半。

38、夜里,——半睡半醒的时候……一线苍白的微光照在窗上……江声浩荡。万籁俱寂,水声更宏大了;它统驭万物,时而抚慰着他们的睡眠,连它自己也快要在波涛声中入睡了;时而狂嗥怒吼,好似一头噬人的疯兽。然后,它的咆哮静下来了:那才是无限温柔的细语,银铃的低鸣,清朗的钟声,儿童的欢笑,曼妙的清歌,回旋缭绕的音乐。伟大的母性之声,它是永远不歇的!它催眠着这个孩子,正如千百年来催眠着以前的无数代的人,从出生到老死;它渗透他的思想,浸润他的幻梦,它的滔滔汩汩的音乐,如大氅一般把他裹着,直到他躺在莱茵河畔的小公墓上的时候。

39、孩子醒过来,哭了。惊慌的眼睛在那儿乱转。多可怕啊!无边的黑暗,剧烈的灯光,浑沌初凿的头脑里的幻觉,包围着他的那个闷人的、蠕动不已的黑夜,还有那深不可测的阴影中,好似耀眼的光线一般透出来的尖锐的刺激,痛苦,和幽灵,——使他莫名片妙的那些巨大的脸正对着他,眼睛瞪着他,直透到他心里去……他没有气力叫喊,吓得不能动弹,睁着眼睛,张着嘴,只在喉咙里喘气。带点虚肿的大胖脸扭做一堆,变成可笑而又可怜的怪样子;脸上与手上的皮肤是棕色的,暗红的,还有些黄黄的斑点。

40、根据审判的判决,或依照修改后的刑罚法律,苏联政府采取这样或那样的决策,作为主权国家,这是政府所应有的权力。在某些情况下,涉案的问题或个人会引起广泛的注意,影响也会很大;外国的舆论会热衷于这样或那样的案件。最好能避免意见的冲突。那么人们为何不这样做呢?

41、“父亲,时候不早了吧,"少妇恳切的说。"您得回去了,还要走好一程路呢。”

42、对于这样一个结论的最有力的证据也是罗兰自己提供的。他不是没有看到问题,但他自有其解释。例如,“正在不人道地形成贱民阶级(意为“牛鬼蛇神”及其子女,本文作者注),必须承认这一切,只能对此感到可惜,只能纠正和根除——但无论如何不能不理解一切。”这就是三七开。又如,他注意到根据苏联当时的法律,十二岁以上的儿童就有因政治罪行而被处死刑的可能,于是他在世界舆论面前为苏联的形象担忧。但当斯大林向他介绍了连一部分儿童都变成凶恶的阶级敌人的情况之后,罗兰立即意识到“西方”遗忘了一个事实:“布尔什维克仍面临与残忍的、野蛮的、陈旧的俄罗斯的长期斗争。”这是一面倒,连三七开都没有了。最不可思议的是他对苏联的信仰竟然到了能够预言其外交政策的地步:“我深信,苏联永远不会首先发动进攻(见其附记)。”不知道当苏联不但进攻芬兰,吞并波罗的海三小国,威逼罗马尼亚割让比萨拉比亚,而且在波兰人民与德国法西斯作殊死搏斗时背后捅上一刀,派遣大军长驱直入和德国瓜分波兰时,罗兰又是如何写他的日记的。

43、这是因为在写信那一刻,他知道自己背后有一位可以信赖的保护者,深信他能够及时把自己拉住,从深渊边缘挽救回来。这位保护者便是罗曼·罗兰。他和敬隐渔的关系有一种奇异的色彩,似乎两人之间前世注定有缘。从一开始,在回复万里外的敬隐渔的第一封信中,便对这位素昧平生的中国青年表现出一种超乎常情的关爱,“以你写给我的一封短信,我视你为一位小兄弟”。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同样不比寻常,奥尔迦别墅的访客通常停留一两个小时,至多半天,但敬隐渔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傍晚和一个白天,两人还一起外出散步。当敬隐渔返回里昂后,因为身体不适没有立即回信,不过几天,罗曼·罗兰便焦急万分,动员自己的妹妹,通过各种关系,千方百计向里昂的中国人打听,最后惊动到敬隐渔本人,写了一封报平安信,他才安心下来。在此之后,罗曼·罗兰不仅兑现了一开始便许下的诺言,“若是在生活上无论何事我能够为你进言,或是指导你,我很愿意为之”,“你若在工作之间有为难的地方,我愿意为助。你把难懂的段节另外抄在纸上,我将费神为你讲解”,而且远远超出这个范围。他花了大量心血在敬隐渔身上,细心为他修改法文译稿,尽管这与自己的著作无关,然后亲自推荐给不同的出版人,让这些作品能够由文学杂志《欧洲》月刊和著名出版商里埃德书局发表,这一切显示了他有心把敬隐渔引进法国文坛。至于日常生活上的关心,不是停留在口头指导而已,而是给予慷慨的金钱资助。敬隐渔到法国仅仅两个月,便接到第一笔从瑞士汇来的款项。此后每次求助,都立即得到回应。大师这样做不是纵容,因为他的目的是帮助这个中国青年完成学业,每发现情况异常,必定正言告诫。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