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句子网/
当前位置 : 佳偶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正文

网络语言的定义【87句文案集锦】

2023-08-07 11:36:53 句子大全

网络语言的定义

1、关键词:网络语言社会现代规范语言文化内涵 影响(网络语言的定义)。

2、构筑巴比伦塔的素材,便是网络语言;更具体地说,就是符号。网络世界的巴比伦塔是一幢符号之塔:它不用那内涵充实的日常语言,因为那会取消塔体的流动性,使其定型化。建筑工艺其实相当简单:将新的符号加入这幢塔。新的符号一旦进入,就会自然地向知悉这种符号的人发出一种召唤,这些人通过一定的方式,让新加入的符号变得对塔下的所有人可见、可感。这一过程完成后,符号便彻底融入了塔体,开始无止境的游移,去创造自身的历史。是的,巴比伦塔也是一座历史之塔。为了参与到建塔的过程中来,不但要把握新的符号,更要理解现有的符号的全部历史,那存在于被抽空的符号的外壳之上的、凝霜般的历史。“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种宏大的记忆并不体现在存储与搜索上,而是体现在语词上。每个网络语词就是它自身的历史。这座互联网世界的巴比伦塔将成为互联网的编年史,它所记载的史料就是符号。它不依循一定的逻辑来编撰史料——也不存在这样可资参考的逻辑;这些史料超越了时间与空间,在塔内永恒地游移,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全史”。网络语言有它自身的厚度,我们需要做的是承认它,并在我们的网络生活中,为这种独特的厚度添砖加瓦。符号的语言远比文字的语言能承载与沟通更多的共性,网络语言恰是这种发出符号、期待同样以符号的形式回应的语言。

3、(20)刘利波网络语言对高校大学生影响透析.琼州学院学报,200

4、“同学朋友之间聊天,总不能还是之乎者也,经常引用诗歌和典故呀。日常生活中,我如果夸同学‘杰出’‘卓越’,不但生硬,被夸的同学也感觉十分尴尬,但换一句‘你真给力’,那感觉可好多了。”王鹤说。

5、(16)王比学胡玥成语"被"谐音,网络语言滥用:语言文字规范需完善.人民日报2010年12月.

6、   键盘时代的输入法表达导致白字错字连篇,例如,“鸭梨”(压力),“酱紫”(这样子)、“油墨”(幽默)等等。虽然这些文字具有输入便捷性、加快沟通速度的效果,但显然不是语言系统的正式成员,在小范围内的使用尚可,如果不加克制地引入语言系统之中,则会对处于规范位置文字系统带来混乱,甚至在具体的交往中也有可能带来语义混淆。一些表达截取词义、甚至歪曲原意,例如,“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贤惠(闲闲的什么都不会)。更有甚者,据说有小学生用“贤惠”造句:我长大后要做一个贤惠的姑娘。正在老师准备表扬的时候,她说老师理解错了,她的意思是:不用上班在家闲闲的什么都不用做,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的人。如果说这种现象蔓延存在的话,那么恰恰说明了汉语语言文字系统需要净化。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汉语的欧化表达现象严重。例如,“我将见你在明天”,“你走先”,以及冗长的定语、被字句的滥用等等。对此,我们认可语言宽容观的积极性,并认为过多的强制干预可能会带来物极必反的后果,但是这不等于我们听之任之、采取完全不作为的态度。我们认为这种碰撞和冲突体现了语言动态性与多样性,也体现出语言自身的协商性,这三类特性正好是语言能动性的重要标志。我们需要给予语言系统本身免疫力的高度信任,同时也要做好局部地区和特殊时段语言生态的监控与协调。

7、(爱情就像两个拉橡皮筋的人,受伤的总是不愿放手的那个)

8、作为人类二十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互联网络最早应源于美国国防部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使用的阿帕网(ARPAnet),并在八十年代中期进入民用领域,毫无疑问,它是一个高科技的产物。所以,网络语言最初指的是网络编程所使用的语言,如C语言、JAVA、HTML等,即以某种自然语言为基础的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的形式语言。

9、    网络语言暴力的蔓延使得学者们对语言暴力的研究扩展到语言系统本身。以往研究基本认可语言暴力的受害对象即各类行为主体的人,却忽略了语言系统本身。“语言暴力现象对于语言系统本身的破坏同样值得学界赋予充分的学术关注(毛延生2013:95)。从这个角度出发,毛延生进一步认为语言暴力指的是“用不合逻辑的语言手段,以一种语言霸权的形式造成语言系统内部能指与所指之间指称关系失衡”(毛延生2013:96)。这便从学理上直接指出了一些语言形式对固有的语言系统的暴力干预,造成了语言系统的失衡。

10、语境一:大兄dei 的dei是弟的意思 意思就是大兄弟

11、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12、(3)敬力嘉,胡隽.网络暴力法律规制的完善路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5).

13、我ぽ思,Хム↑□ゐ┽И:觹故Зmil我ゲ╇┬ス在ヤ

14、综观相关研究,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语言暴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集中在探讨交际双方通过顺应关联,选择、传递最终接受暴力语言模因的动态过程。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刘文宇、李珂,20袁周敏、韩璞庚,2018),少量涉及定量研究的文章(如毛婷婷、梁昌莲,2014)涉及网络语言暴力使用主体的调查,专门针对语言本身的研究尚不多见(另见郭亚东,2017)。

15、目前,互联网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网络生活俨然就是我们的基本的社会生活,由网络构筑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正在消解,走向全方位的融合,例如海内外收视观众总规模达73亿。2019年的央视春晚,快手成为其官方合作伙伴、内容分布平台,抖音成为其独家社交媒体平台,由此开创春晚社交传播的新方式。网络语言也全面走进我们的现实语言生活,套用网上的“见与不见体”来说:你见,或者不见,它就在那里,层出不穷;你爱,或者不爱,它就在那里,大浪淘沙。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16、2010年11月10日,网络语“给力”一词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网友惊呼“太给力了”。从最初的“火星文”到而今的流行语,网络语言越来越被大众接纳。

17、2018年,全球第三大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Ipsos)调查发现,社交媒体(socialmedia)是全球范围内网络欺凌最高发的区域,占比65%⑨。本研究因此选取国内新浪微博作为语料来源。

18、其次,采用网络调查问卷和个体访谈的形式收集相关数据。鉴于青少年是国内网民的主体,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含被调查者性别、专业、网络语言暴力使用情况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随机选取每组分类下的2条评论,评分方式为李克特五级量表(1表示非常不礼貌,5表示非常礼貌)。第三部分是受访者对判断结果的解释。最后,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19、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2011:141)指出,“语言是有力量的,可以说服人、欺骗人,实际上就是控制人”。“我们必须谨慎用词,总有一日我们能够衡量话语善恶的力量。”(MayaAngelou)②网络语言暴力无疑充分体现了恶语的危害。然而,网络交际中人们如何定义语言的善恶?话语善恶的衡量标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20、网络传播爆炸式扩张的特点,导致传统犯罪所引发的社会危害性在网络环境中被无限扩大,即使是一个轻微的危害行为在经过网络的不断发展之后,其危害结果也会相应地剧增。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那么就必然会产生不少的社会治理问题,其中最极端的就是犯罪率的上升以及公民安全焦虑感的上升。面对这种情形,我国在最近的几次刑法修改中采取不断加大社会治理方面的处罚范围、加重相关的处罚力度并且将个罪条款概括化等一系列举措,以此来回应社会广大需求。在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社会治安防控成为当前阶段法治建设在社会治理领域的首要任务。在这过程中,刑法更多地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将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21、网络语言使用不规范,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很多网民喜欢“创新”语言,使网络语言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词语意思容易转换,由于没有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一些不良人士利用网络制造不健康的网络语言。

22、韩璞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编辑部二级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网络文化研究。

23、英文中的趣味解读:BreakMyWindow——砸我的窗户、

24、上学期有个专选课《儿童文学概论》,侯颖老师讲,是成人界定并建构了“儿童”和“儿童文学”这两个概念,所谓儿童自身也有着很强的主体性。第二章讲儿童观时,提到一个尼尔波兹曼写的《童年的消逝》,从传媒学角度切入的。没看过,大意好像是——印刷术和现代学校制度导致了“童年的产生”,信息传媒时代图像传递知识导致了“童年的消逝”,打破了成人和儿童之间的那道壁垒。里面还提到“性”的合法性问题——“性”对成人合法而对儿童“不合法”,然后还探讨到儿童的“不知情权”问题等等等等.......

25、国内学者对网络语言暴力的性质存在不同意见,总体可分为行为观(如吉益民,20王漱蔚,2013)和现象观(如王任华,2018)两类。然而,无论是将它视为一种“不道德言语行为”(吉益民,2012:293),还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暴力形式”(王任华,2018:59),网络暴力的实现都离不开“语言攻击和语言控制”(许婷婷,2015:10)。从言语行为理论看,暴力语言正是利用了语言以言行事的功能对他人造成无形的伤害。刘文宇、李珂(2017:122)明确指出,“从语言角度分析网络暴力是一种直接有力的方式”。这也为我们角度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26、结语:总而言之,网络语言是网络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体现了时代独有的文化特点,其利弊并存。我们要对其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在确保其趣味性、便捷性不受损的情况下,使其更加规范,更符合社会文化要求,而对于隐含不良信息的网络用语,我们要加强监管,保证语言体系不断丰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7、专著推荐|语料库+语用学(话语分析)应该怎么玩?

28、作者:肖梦娟,湘潭大学法学院2021级法学法硕立法法务研究生

29、这里还需要提及另一些现象:有些流行语则是将既有的汉语词汇转写成英文词汇,两者之间建立的是一层同音的关系,有时人们甚至运用表情符号继续转写,这就能产生多种形式,然而所指始终保持不变。

30、谭天自媒体矩阵运营总结(建议收藏、留言和投票)

31、Φ嫒綪勼潒魎箇柆χìāиɡ皮筋白勺ん,綬慯白勺騣寔伓願魴扌白勺梛箇。.τ

32、通过谐音手段,将所要表达的语言写成数字形式。但由于数字所能够表达的谐音有限,这类基于语音基础生成的流行语数量也不多。其中859494少数几个已经固定下来,成为人们常用的流行词汇。

33、专著推荐|侯国金:《语用翻译学:寓意言谈翻译研究》

34、词语来源:该词作为方言由来已久,但是作为网络用语的走红是因为快手上的两个老奶奶,走红的那段视频里老奶奶说“女人是用来疼的,不是用来打的”,然后另外一个老奶奶回答惯用的台词就是“deideidei,讲的dei”,就是“对对对,讲的对”的意思。

35、(19)刘春丹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山东社会科学,200

36、学术观点|冉永平、黄旭:人际关系的语用学研究

37、上述三类情况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均属于对汉字本身形体结构的再理解,具有“语言游戏”的性质,抛弃掉语言符号本身的涵义,力图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而汉字本身的表意性质、以及自身所具备的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正是进行此类“语言游戏”的基础。从语用角度来看,语言视觉形式的变化自身就能够反映出说话者的价值态度,那些具有特殊视觉形式的汉字也被挖掘了出来,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8、语境二:dei劲 意思就是带劲,西北方言的一种意思就是,爽,棒极了

39、相比Leech(2005:20)把不礼貌直接定义为“对礼貌的不遵守或者违反”,Watts(2003)认为两者之间还存在“得体”的概念。虽然这为(不)礼貌研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依然没有明确(不)礼貌的含义。实际上,(不)礼貌是一个涉及人性的复杂话题,直指人类的生存状态,具有多面性(Xie,2018)。

40、这些表情符号无一例外都是从视觉角度来生成和解读的,纷繁复杂的符号经过有意的排列组合之后,成为了网络交流中所不可或缺的元素。

41、语言学通讯读者加群联系人:sflsy0803孙老师

42、文献来源:耿雯雯,谢朝群.网络语言暴力的(不)礼貌研究(J).中国外语,2020,17(3):20-   

43、由表2可见,网络语言暴力至少违背了七条基本礼貌行为准则。鉴于网络语言暴力的意图性,发话人在实施这一行为时意识到对方的存在,并且知道自己在网络空间中所占据的位置。语言暴力不仅存在于网络,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发话人既可能将实际生活中的行为搬到网络上,即语言暴力向网络语言暴力的转化,也可能反之,将网络语言暴力现实化。某些暴力语言“骂人不带脏字”,需要读者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无形中实现了知识的分享。如在我们收集的语料中反复出现“氧化钙”“氧化钙你全家”这样看似与语境毫不相关的表达。经查证后发现,这是由于氧化钙的化学式“CaO”与訾语“操”的拼音相同,因此被网友广泛使用。这一借用既满足了网友的猎奇心理,又可以规避网站的语言筛查。在传播过程中,使用者与读者分享了知识,实现了信息传递。不过,从语言使用规范角度来看,这种传播方式并不可取。

44、小众化的饭圈语言,是网络语言随着使用群体的增长而出现的再分化现象,正所谓“人与群分,物以类聚”。这种分众化无疑会给圈外的人们带来某些新的陌生感,但我们仔细考察就会发现,饭圈语言的发展符合社会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而且作为网络语言的下位变体,仍具有网络语言的诸多共性特点,比如前面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形式,是早就存在的一种类型;谐音造词、旧词新义等,更是网络语言常用的手法。而有些饭圈语言,也随着网民“身在曹营心在汉”网络生活方式,走出自己的圈子而进入网络语言,乃至线下的语言生活中,如2019年各类流行语评选的最大赢家“我太难(南)了”,最早就是出现在快手视频网站上的一个“土味视频”。

45、(11)宋宗宇,李廷浩.网络言论暴力及其法律控制——兼评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01).

46、其语言须有内在的现实逻辑。日常语言始终被串联在一条可理解的线索上。

47、首先,从面子角度来看,各类网络语言暴力直接损害了他人的正面或(和)负面面子,但在程度上难以量化。其次,就交际目标而言,网络语言暴力总体上趋向挑战或伤害关系(12),但某些暴力语言在团体内部起到了维持甚至提升关系的作用。如“#x滚出娱乐圈#”(13)在评论中出现了408次。该指令式暴力语言无疑是对大众与明星关系的挑战和伤害,但也成为“黑粉”(14)群体身份认同和建构内部团结的工具,造成“亲者痛仇者快”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它在不礼貌程度上的位置(图3)。

48、危机?转机?互联网时代的主持传播(附一篇)

49、网络流行语主要出现在21世纪的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网络流行语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不具备教学意义,不引进教学领域。扩展资料:网络流行语有规范的部分,也有不规范,不健康的部分。互联网的持续繁荣发展,为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传播提供了平台。一些网络流行语简洁、形象、生动的特点,如“给力”“蛮拼的”等,都很接地气,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网络用语,如“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生造晦涩的词。

50、$_$(见钱眼开)、@_@(眼睛花)、π_π(打瞌睡)、(⊙o⊙)(目瞪口呆)

51、   其次,借鉴信息技术和语言理论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的研究和网络文化安全体系模型的开发。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评价理论,语用立场理论,语用身份理论等语言学理论,利用语言信息检索技术,都可以帮助监测和检索网络信息中的情感、立场和身份建构,判断网络信息的积极和消极情绪,以及对信息客体的态度与立场,建构了信息生产者的什么身份,进而计算出对中国文化及相关领域造成的危害指数等等,这方面相关的技术模型和文化安全体系建构可以参见相关研究(例如王燕、杨文阳、张屹2008:64-Gcazaetal.2017:259-278)。

52、这四条分原则共同构成了日常语言的规范原则。那么,我们也可以一探,这些原则在网络世界是如何失效的。首先,网络用语并不描述对象或表达行为。它们只是被抽空了内涵的符号,它们不断依附于新的主题,试图完成自我意义的增殖,但不论如何,它们都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其次,网络语言不存在现实的逻辑,它有另外的一些逻辑,例如重复的逻辑:人类的本质都是复读机;或嫁接的逻辑:通过视频与音频的剪辑技术,将一些不相干的内容拼接到一起:例如将“穿山甲”与许嵩的歌曲缝合;这些新逻辑其实就是无逻辑,或者说,是纯粹游戏化的逻辑,它们实际上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第网络世界的生活消弭了身份,因而自然地消除了得体原则。现实世界中,语言往往只有纵向的区别,在同一个阶层内,不论讨论何种方面的议题,人们都共享同一套语义系统,因而是可能互相理解的。然而,在网络世界,在“身份”被消弭后,取而代之的是“成分”(3):这是对网民自身属性的圈定。横向上,不同圈子说着不一样的话,这些圈子有自成的语言逻辑体系,因此它们之间往往无法理解对方。在这里,不存在“得体”;或者说,每个人都说着自己身处的圈子内的语言,因此也不存在超越具体圈子的“不得体”。第网络语言一旦脱离了原始创生时的语境,就不再对任何具体的对象发话,而是在网络空间内自如地游动,它不主动对任何人产生影响。日常语言中,言说具有优先性,而在网络世界,倾听与观看优先于言说。任何影响都是在我们主动地倾听与观看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的。因此,网络语言具有与日常语言迥异的原则;若我们以日常语言的“规范”“文明”去要求网络语言,显然是越界了。

53、作为话语的表情包:网络表情包的符号消费与社会学反思

54、(8)钟莹,王洪涛.积极刑法观下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治理路径(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01).

55、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话语‘(不)礼貌性’的理论建构研究”(编号:JA12076S);福建师范大学跨文化话语与修辞研究创新团队(编号:IRTW1703)的资助

56、第二部分12道题总体信度分析α值为.784,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同类型两条网络语言暴力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除表达类(11)外(p=.122),其他各类中的两条评论均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00;.0.000;.004),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够有效反映其所在类型的特点。利用SPSS软件,我们考察了不同类型网络语言暴力不礼貌程度的差异性,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57、   全球化时代,网络信息量的绝大部分以英语语言表达。毫无疑问,在网络信息的交换中,作为全球通用语的英语影响汉语系统在所难免,英语国家文化借助语言的强势和迅捷的互联网通道,会对汉语文化进行解构和同化。英语并非我国学生母语,且网络用语主要在网络仿虚拟环境下使用,通常不出现于教材等纸质媒介中,倘若不有意识、系统地掌握其语言特征,则可能招致交际障碍(冯薇、王立非2017:84)。因此,在使用网络外来语方面,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强调规范使用外语词,媒体是表率,公务员是龙头,服务业是窗口,学校是基础①。对于外来语使用,我们认为:第语言使用者要首先要注意语言运用的文明规范,剔除语言运用中的低俗化与过度娱乐化成分;第媒体部门,包括各级各类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和新媒体一方面应加大力度宣传语言使用规范,另一方面在文本生产过程中起到正面引领作用;第政府部门和语言文字主管部门适时加强语言文字监测,对网络外来语使用进行规范性诊断、加强善治。我们认为以上三条,同样适用于规范使用本族语的网络变异。

58、网络语言具体是什么,它以什么样态呈现,对此,很早就有学者做出了明确的阐释:

59、而在拼音的缩写意思中,DS内涵则较为丰富,有“屌丝”“单身”“大师”等含义,其中最常见的当属“屌丝”,比如女生叫男人“ds”往往就是形容这个男人是屌丝,屌丝的含义在网络世界中是“平凡、普通、没品味、没钱”。

60、学术观点|何刚:话语、社交、文化——文化驱动的社会语用视角

61、除了对对对的意思,还有其他的不同意思,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理解,表达的意思又会有差异:

62、学术观点|李茨婷、任伟:二语语用发展研究的复杂系统建构

63、使用汉语拼音系统,尤其是首字母缩写组合。这是一种自网络语言概念出现之后,就持续至今的手法。就以近来的几个流行语来看,譬如:

64、计算机技术标准和地域性、民族性文化不同,它是普适于世界各地的。绝大多数非拉丁字母体系语言都需要一套适用于自身的输入法,在以英语为基础的QWERTY键盘上实现输入。无论何种语言的输入,都离不开键盘上已有的字母、数字和可输入的各类符号,更是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这就是汉语网络流行语呈现出英文、汉字、数字和符号并用的一个原因。早期的中文互联网流行语,都集中体现了这个特征,如:

65、不能否认的是,当下各类网络流行语在视觉角度上和一般现代汉语相比,即有大量不同之处。这里略举几个例子,如“giegie”(意为“哥哥”,用汉语拼音方式写出的谐音),yyds(意为“永远的神”,属于汉语拼音缩写),酱紫(“这样子”,谐音用法),句子后缀“……的说”(出处说法不有认为来自汉语方言,也有来自日语语气辅助词等)。这在在汉语文字的基础上也有汉语、英文乃至日文、计算机输入符号、表情符号等的混合,有明显的视觉冲击力。再者,此类符号的纷繁组合也是汉语中所不多见的现象。有意见指出,这种形式趋向于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中的“拼贴”,流行语的视觉形象背后是一种文化心态。

66、按照笔者的观察,汉语拼音缩略手法在近二三年的热度有所回升,在运用的动机上更贴近早期互联网语言研究中提出的“语言经济性”解释,省去人们在设备上打字的时间。举个范例,在观看带弹幕的在线视频时,使用“awsl”缩写代替“啊我死了”、“太厉害了”等汉字发出弹幕,能够获得更加顺畅的观看体验。观察微博、朋友圈等各类社交平台,这些缩写组合也是和一般的现代汉语搭配使用的,在视觉上也增添了一份灵动。

67、于是,面对虚拟主播,人们可以彻底地敞开心扉,暴露出完全的真实:所谓“物极必反”,网友“发病”(4)之猛烈,正源于现实的压抑。因此,在网络世界发现一处伊甸园后,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展现真实的自己:摘下所有面具,躲在一个虚拟的身份背后,去流露内心压抑的情感。也正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甚至不敢与异性说话的内向宅男,可以在网络上写作长篇的“发病小作文”,就如同一个人即使不是同性恋,甚至不是男性,也可以在“男酮文化”(5)之中寻找快乐。只要能在虚拟世界用力地抒发,不论抒发的何种情感,都强于虚假的现实。于是,这些抒发往往用着拙劣的文字技巧,读来也并不雅致,甚至是鄙陋的,但却比任何文学作品更令人印象深刻。这种被叫做“发病”的网络语言,如其名字一样,是症候性的;但同时,也是一种彻底的迷狂,是真正的酒神精神,它要让那种看似持重端庄、实则自以为是的高雅文化无地自容。——我们这里,没有你的位置!在电竞圈,“莎士比亚”已经成了“又臭又长”的同义词;这并不是在否定莎翁作品的艺术价值,而是他的作品被选为高雅文化的代表,被立为一个标靶,成为电竞圈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亚文化圈子的对立面,亚文化圈得以证明自己的存在以及这种存在的反抗性。莎士比亚的诗句“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与发病小作文的句子“我好想做嘉然小姐的狗啊”,就情感的表达而言,难道有什么高下之分吗?高雅艺术在今天沦为一种粉饰,一种门头,它那看似无可置疑的纯洁性,掩盖不了它在当今时代作为一种符号的装饰性,与它对文化霸权的不断生产。要击碎这种装饰,推翻这种霸权,就必须用一种极端游戏化的语言将它引爆:这就是网络语言:一种尚未在文化领域产生革命性,但终将产生革命性的话语。

68、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标准,健康向上,不低俗,更要考虑其不同使用范围。在公众场合,特别是传统媒体中,要杜绝出现不规范、不健康的网络语言,以更好发挥其榜样作用。在社会语言生活和网络空间,特别是私人交际场合,网络语言的使用边界应该略宽。

69、(1)朱琼瑶.网络用语产生的社会基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

70、因此,关系管理模型虽然在宏观层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由于网络交际的独特性和(不)礼貌的复杂性,难以合理解释网络语言暴力微观层面不礼貌程度上的差异。陈新仁(2018)从理论上改进了关系管理模型,将利益、情绪纳入关系管理维度。上述对网络语言暴力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除交际目的、权利义务和面子外和网络交际语境下,交际者虚拟身份的选择和情感水平与上述三个要素密切相关,对网络语言暴力不礼貌程度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见图4)。

71、网络暴力⑥离不开语言暴力和网络语言的使用。一方面,“语言暴力”最初来源于西方后现代哲学流派(Silva,2017)。Foucault(2002)认为话语影响、规范并且制约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而话语又是由彼此关联的陈述共同构成的。“陈述一旦失去对事物的决定作用,所有的暴力形式突然都显现了,从而也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对待的方式。”(丹纳赫等,2002:41)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包括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参见Baron,200于根元,2001)。因此,暴力语言也是网络语言的组成部分。

72、上述定义与分类从研究者视角出发,以(不)礼貌相关理论为支撑,论证了网络语言暴力(不)礼貌的属性,回答了第一个研究问题。网络交际语境中“与使用者相关”(user-related)的语言研究是大势所趋(Androutsopoulos,2006:421),下一节我们将探讨使用者对这一言语行为的评价。

73、张鸣指着两个词问大家:“你们觉得正确规范的词应该是哪个?”大家犹豫了一会儿,选择“一脸懵”和“一波人”的人占了大多数。“错了!每组词里面的第二个才是规范用法!”张鸣用力拍了下桌子,“因为大家经常在网上看到的用法是错误的,所以在日常使用中不自觉地就会用错,更别说网络上那些用漂亮糖衣包装起来的脏话、粗话,你们都中了网络用语的‘病毒’!”在轰鸣的掌声中,张鸣坐下。

74、   海德格尔说,人活在自我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由此观之,人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语言对人的塑造,对社会的塑造是客观而现实的。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不仅是网络文化的载体,而且是网络文化本身;不仅是网民的精神家园,而且是网民的实在居所。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语言安全与网络文化安全正如一体两面,不仅涉及到语言系统本身,还直接涉及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体系,涉及教育、新闻、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在网络空间中,网络文化安全已经超出具化的疆土安全与传统的物质安全范围而渗透到民族的精神层面和社会整体情绪与文化层面,因此,加强网络文化安全监测与治理、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理论、着手建设中国网络话语体系已是应有之义,而且刻不容缓了,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技术手段准入机制、文化双向流动中的法律规范以及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的整体设计。

75、精神损害应当被评价为“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危害后果

76、交际行为是否礼貌是由语境、说话人的产出以及听话人的评价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脱离语境,仅仅根据理论对话语本身进行(不)礼貌分析无法真正反映语言使用情况。Leech(2005:20)指出,礼貌到不礼貌是一个存在程度差别的“连续统”。在这一连续统中,不同类型的网络语言暴力占据了怎样的位置呢?

77、我们这代人就成长在网络里头,开始认字的时候就爬在电脑上上网了。互联网就是一把巨大的梯子,能让人“身体”还未涉足之时就先入为主地感受到很多结论性的东西,透过前所未有的文字、图像、视频刺激感官大力促进所谓“脑部发育?”,没有实践却先学到了不少的理论和事实,并且规模和种类是空前的。这一代人比任何时候的人都“早熟”(至少在思想上),也懂得多,很多东西,不说,我懂的,你也懂的,但总归是没亲身经历过。

78、Yyds(永远的神/永远单身)、awsl(啊我死了)、xswl(笑死我了)

79、科研助力|学术观点|专著推荐|期刊动态|教师研修|招贤纳士|博士招生|读书小札

80、尽情宣泄自我情感。在网络世界里,平时忙碌的人们可以卸下现实生活中的面具,毫不掩饰地尽显人真实的一面,轻轻松松地与素不相识的朋友聊天,在某种程度上网络语言表现出人们的内心真实写照。

81、这是一段为国内报刊和网站广为报道的小学生作文的开头,曾被作为网络语言冲击中小学语文的佐证,实为一则虚假新闻。其中就混合了汉语拼音字母缩写、英文字母、数字,以及汉字、汉字谐音转写等多种类型的网络语言。而2006年前后由台湾输入,并经大陆新生代网民发扬光大、一时风光无两的“火星文”,则将网络语言的语码混合发展到极致,例如:

82、礼貌与否还受到交际者对礼貌行为预期的影响(Graham,2007)。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不同文化、不同教育水平的交际者对不礼貌评价的差异。事实上,目前对(不)礼貌评价相关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跨文化、跨语言层面,对个体间差异的研究相对匮乏(Haugh&Chang,2019)。在网络交际日益流行的今天,探索“不同新兴媒介的演变对(不)礼貌准则和预期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网络交际(不)礼貌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Graham&Hardaker,2017:808)。

83、读书小札|FranciscoYus:网络语用学-网络语境中的交际(冉永平教授导读)

84、(14)叶倩虹,陈文君.网络文化背景下现代汉语言的变异研究(J).才智,2015(21):293-2

85、有一种说法,将网络语言叫做“新话”。“新话”来自于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反应的是权力机构对语言的严苛审查。我们不难发现,网络语言恰是站在新话的反面:正因为言说缺乏必要的自由,因此才需要不断地生产符号,用这些符号去替换原本表达实意的词语。这些符号可能被禁用、被“和谐”,但很快,新的符号就会产生:因为它们只是符号,只需要找到一个宿主,就能立即复活。网络语言永远在隐蔽,在做夜间的游击,与一种语言的监管与审查作斗争。这种斗争的目的在于捍卫真实的生活:主流话语充斥着谎言与僵化,我们不愿意用这种话语去描绘生活、表达情感与思想,也不愿采用一种枯燥的语言组织方式;因此,我们只能,也必须求助于游戏的符号,去创造一种真实生活的幻影。也正因此,这座巴比伦塔,也是一座革命之塔,是网络世界的一处“根据地”:背靠着这座塔,我们可以在人群中辨识自己的同志,去坚决捍卫生活的真实,去抵御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粗暴侵袭。

86、所谓网络语言,就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而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它不是我们本土语言生活原生的,因为没有网络,就不会有网络语言,而网络无疑是一个地道的“舶来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