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教育名言名句【60句文案集锦】
王阳明教育名言名句
1、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2、王守仁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王守仁的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3、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4、人之大患在于自满而以为己贤,故终其身学无所成。学者无求于外,此学之要说。
5、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王阳明教育名言名句)。
6、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7、大意就是知道了真正的内心,自然会去实践。当认知达到真真实实,就是行;当执行达到绝对的正确的内心认知便是真正的知!
8、因为树的质量和寿命取决于它的“根”,而人的“根”在哪?便在于“心”。一个人养好“心”才能养好“德”,因为德行全取决于“心”。
9、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1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1、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
12、据说,有人曾当面称赞王阳明说:“古来名世者,或以文章著称,或以政事卓著,或气节,或以勋烈被人称道,而公能兼而有之。若除去讲学一节,即为全人了。”王阳明却笑道:“我愿从事讲学一节。即使尽除去其他四件事,也无愧于做个全人。”
13、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14、知行合一(价值判断)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15、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6、译文:谋定而后动之理。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的人中,有些人有胆量做事却没有远见卓识,所以无论做什么都只是惩一时匹夫之勇,也许能成功一两次,可是最终看来还是失利的时候多;还有一些人他们很有见识,可是对他们自己所认识到的事情却心生胆怯、无从发挥见识,于是,这些人也顶多是说过就算,到头来没有任何作为;那些看准了好时机,有了稳固的认识和意志,然后经过精心筹划,徐图成事的人最终可成就大业。
17、心之本体是至善的。无善无恶,人出生那一刻便是至善的,一旦步入社会,便有了善恶之分。心为之所动,就像是一潭静水,加入五色颜料,顿时有了颜色。如果对内心没有关注,只针对颜色,那么心之私欲会越来越重;如果知善知恶,便可以为善去恶,光复此心。人之一生可以看作是修炼光复此心之过程,活到老学到老,此生之追求皆在与此也。
18、《增广贤文》中说:“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这正是告诫我们任情恣性的危害。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感情,合理地表露情绪,这样才能提升人生的质量和敏锐度。
19、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0、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21、而娱乐圈之所以混乱是因为太多人只追逐名利而忘了应该如何做人!
22、王阳明主张知行合必有事焉(心上无时无刻不存天理、去人欲),所以“毋说谎”,只是个具体要求,王阳明希望家人后辈真正做到的是“诚意”。
23、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24、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25、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要想培育一棵大树,要从树根培育;要想教育一个人就要从德开始。
26、奢则财散,俭则财聚,此理也。用度当俭不当奢,亦理也。贪则有害于子孙,而人且以是为子孙计,不胜误矣。吾家子弟,当即亲贤。
27、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28、王守仁认为,要在“致良知”上下功夫,就必须把心中“一理”的展开理解为过程,即看作是人类认识的历史过程和个体知识的发展过程。王守仁强调圣学只是一个工夫,即“致良知”。他讲“知行合一”、“动静合一”、“居敬”与“穷理”只是一事,“格”、“致”、“诚”、“正”、“修”也只是一事,不过他又认为,这个一事展开为一个过程。这种思想被王守仁贯彻于他的教育方法之中。
29、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30、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31、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32、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33、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34、若问良知是什么,也可解读成“初心”,我们如今高声呼吁大力提倡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大抵也是这个道理。
3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36、语出《王阳明全集卷》。纵观历史,那些圣人贤者通通只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只有心中良知才是我真正的老师。意指在不同的领域,都有许多能人。
37、当一个善念在你心中发芽时,你需要知道它,然后扩大它;当一个恶念在你心中发芽时,你需要知道它并及时阻止它。
3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39、 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40、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
41、这段话大致意思是,生气这东西,人人都会有,但你不能过。你生气的时候,其实就是把外来的东西强行纳入到了自己心上。和它一较劲(斗气),就完全不符合天理了。那么,如何应对生气呢?王阳明的办法很有点阿Q精神:当自己为某事生气时,你就把某事当成是别人的,比如你被人揍了一顿,你就把它当成是别人被揍了一顿。这样一来,你虽很怒,怒气却未能让你失去控制,时间一久,你也就恢复平静了。恢复平静,就是天理。这也就是毋斗气。
42、译文:在使用人才这个大问题上,千万不要让对方感觉到你在怀疑他的忠诚、能力或其他种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你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然决定用他,就相信他会给你带来业绩和成果。用人,却怀疑对方,这将招致对方的怨恨与不满,这样的合作不仅不长久还会让双方的事业和心情难免经历一番痛苦的波折。只有完全信赖对方,才能共同创造事业的辉煌。
4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44、学谦恭,“谦”,就是谦下。《易经》谦卦的卦形,是高山在地下,象征着内心高耸如山,外表却谦和如平地,锋芒不露,谦虚谨慎。王阳明对《易经》了如指掌,当然知道谦的力量,所以他告诉家人和弟子们,要谦恭。王阳明认为,人皆有良知,只要肯致良知,人人皆可成圣。既然大家都是圣人,都处于同一层面,任何人就没有资格轻视别人,所以,“谦”是我们良知的命令,也是我们对待天地万物基本的、正确的态度。
45、身外之物不可迷恋,不属于你的东西,也不能留下。王阳明一直在强调用豁达的心态来为人处事,不要让所遇的东西成为自己内心的一个羁绊,不能让名利和欲望,牵制了自己的内心。现在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越来越注重物质的追求,忽略了自己内心心灵的一个愈合,王阳明的这句话,其实也是一种适当的解决方式。
46、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
47、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48、“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49、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50、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51、王阳明的临终遗言。王阳明卧病在青龙浦的一条轻舟上,当弟子问要说点什么时,他留下这一句话后,溘然长逝。此心光明是他一生的写照,这句话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个人生故事。这短短的八个字,是寓意最深、感情最浓的临终绝笔。至此,王阳明心学照亮后世,同时开启中国文艺复兴的王阳明,走完了他探索、艰难、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52、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
53、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犹有丧心者矣,吾安得而非丧心乎?
54、烦恼大多来自于心中的私欲。稻盛和夫曾经建立第二电电(KDII)的时候,经过半年的心理问话,到底是出于私欲还是大公无私,最终认为自己是“动机至善,私心了无”,才决定涉足电信行业,以至于又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诞生。
55、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56、译文:细节决定成败,不在生活中的时时处处保持警醒,谨慎小心处理每一件小事,早晚会因那些处理不周的小细节而贬损了自身原有的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良好声望,自毁了优良品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啊,不得不慎。
57、知行合很多人有所误解,觉得知道了就去执行就知行合一了。假如良知被私欲遮蔽,觉得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就去执行,那是绝对错误的。举个例子,有些人认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心中埋藏着复仇心理,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江湖恩怨终究是解决不了的。知是行之始,知是至善,是心之本体。如果你真的认知到了,自然就会去执行,执行就是知道的真是体现。他们是同步进行,这才是所谓的知行合大部分人误解此种深意!
58、王阳明心学源于程朱理学,而又大异于程朱,关键是对万物本源的认识截然不同。程朱理学是“向外求”,认为万物之本源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谓之“道学问”。而阳明心学是“向内求”,认为万物皆源于人之本心,谓之“尊德性”。龙场悟道,王阳明叹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认为自己搞错了,追求圣人之道,修炼自己的本心就足够了,何必向外求证事物之理!
59、他的名言很多,让人读后如醍醐灌顶,其中有一句:“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令我受益匪浅。01“致良知”,养其心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