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句子网/
当前位置 : 佳偶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正文

精选77句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2024-01-27 11:45:52 句子大全

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1、防守端的表现没有数据体现的那么差劲,由于腿长伸展开来正面抢断能力和拦截能力还是很可观的,只是拼抢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劣势,还有体力也不足以支撑苏格拉底不断的前后场跑动,全攻全守打法很容易就体力见底。

2、如学者威尔杜兰特在《哲学的故事》开篇所写到的那样:

3、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周围其他物种区别开来,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从出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开始,便也意识到了自身的有限性和有死性。“我们可以借助观察我们之外的他人之必有死而推论出我之必有死,并超越于当下,面对死亡的恐惧。”(7)尼采曾说,人生是一个长期的死亡过程。人的生存本来就是向着死亡的存在。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也是无数人担心和害怕的结果。不同于一般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苏格拉底在可以生的情况下选择死,并在死前申辩中说出关于死亡的大道理:“死的境界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如世俗所云,灵魂是由此界迁居彼界。”不管是何原因,哲学家和死亡结下了不解之缘。普通大众努力克服死亡的恐惧,去过一种好的生活,而哲学家选择向死而生,在趋向死亡的过程中与死亡达成和解。

4、杨绛(1911-2016),原名杨季康,中国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主要作品包括小说《洗澡》、散文《我们仨》、散文集《干校六记》。译著有《堂吉诃德》、《斐多》等。2001年,杨绛将自己的全部稿费在清华大学捐助设立“好读书”奖学金。2016年,杨绛去世,清华大学学生自发聚集到清华大学逸夫图书馆门前点燃蜡烛悼念杨绛。人民网发表悼念文章说:“杨绛先生的译著之所以被译界奉为圭臬,源于其治学态度的严谨。在译界普遍以每日2000字为正常速度的情况下,杨绛每日不会翻译超过500字。足见其负责任的治学态度(0)。”(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5、“等一下!”苏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你告诉我的话,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

6、苏格拉底决定去找一个比自己聪明的人,带他一起去神的面前质疑。

7、第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态度问题。

8、关键词:苏格拉底;申辩;哲学家;死亡;正义

9、以孔子一人而窥中国文化,善,以苏格拉底一人以窥西方文化,善,以孔子苏格拉底之差异一窥中西文化之差异,甚善。

10、另外,新时代下,中国的发展和外部的全球环境关系,日益密切,中华民族要完成伟大复兴,也必然需要全体国民具有一定的全球视界,因此,读书要带有全球视角,要做到学贯中西。

11、第一轮投票以281票对220票表决苏格拉底有罪。正反双方票数相差很少,苏格拉底说“似乎双方票数对调我就可以释放了。”他提议以罚款代替死刑,他的朋友们愿为他担保。但在辩护中苏格拉底却不认罪,反而以自己有功于国而请赏。他认为每天讨论道德问题,审查和检视自己和别人,也不过是顺从神的旨意。在这次申辩中,苏格拉底不肯放软措辞说些悔改的话,更不愿追述战功以期将功赎罪,并且直言自己所缺少的不是辞令而是厚颜无耻和不愿说公众爱听的话。这彻底惹恼了法官,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此时的苏格拉底已经年逾古稀,剥夺他几年的寿命,雅典人毫无所得,唯有不光彩而已。或许他可以免死,如果他肯屈膝乞命。但他对自己的申辩态度毫不后悔,他宁愿按照自己的方式而死,也不远按照他们的方式而活。”(1)坐监期间,苏格拉底多次拒绝逃亡的建议,坚决服从法律的安排。临难之际,生路摆在面前,只要稍微屈服,就可以活命。但苏格拉底宁死不屈,平静走向死亡。(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12、不,我已经习惯了,就好像习惯了绞盘断断续续的咔嗒声一样。而你也不介意鹅嘎嘎地叫。

13、杨绛在回应文章中向董燕生指出,自己翻译堂吉诃德的时候将很多词译错,造成了“该查字典的地方不查字典”的印象,是因为其使用的1966年出版的《简明西汉词典》内容很薄,很多单词没有收录,而她使用“西西”或“西英”词典又比较困难导致的。见报章“杨绛:不要小题大做”。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7568645/

14、(6)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2页。

15、愚昧的极致是苏格拉底这最大的智者却被全民公审判处死刑!

16、直到被判刑,苏格拉底也都没有回头。苏格拉底在临死前仍然继续给朋友们讲了“灵魂不死”的几个事实论证(《斐多》正文绝大多数内容)。如果像杨绛译文的说法,苏格拉底在《斐多》的开篇就认为“讲故事”比“讲道理”更有价值的话,那为什么《斐多》的主要内容却是苏格拉底如何在死刑前仍然和同伴们继续讨论“灵魂不死”的哲学论证。如果苏格拉底真的认为“讲故事”很有价值的话,为什么在《斐多》里苏格拉底不整本书都讲故事呢?答案很简单。

17、六点,在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中是省略号……,她象征着无限和绝对; 

18、本人才疏学浅,不敢自称专家。所以今天我就斗胆做了一回“出色的坏蛋”,挑了几处老前辈“没有自知之明”的错儿。最后想说的话只有一句:

19、苏格拉底是自愿自觉选择死亡,是为理想信仰而死。哲学为死亡做练习、做准备,但真正的哲学家反对自杀。柏拉图在《斐多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我相信神是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神的财产,如果我们这样看问题,那么也有理由说,一个人应该等待,在上帝召唤他之前不要夺走他的生命。”诸神是我们的看护,我们是神的财产。虽然死亡必然属于我们自己,但我们却没有权利自行了断,自杀是不可取的。而且自杀迫使灵魂离开肉体,这样的净化是不彻底的,可能仍带有肉体的欲望和痛苦。我们只能选择做好准备的死,而不能选择对死毫无准备的自杀。在继伏尔泰说自杀是人类最后的自由后,加缪宣称“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9)人是有自杀的自由,但却依然不能自杀。在加缪看来,自杀不是反抗,而是对自身懦弱的妥协。自杀是意志自由的一种实现方式,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在自杀面前,人本能有求生存意志,自杀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苏格拉底视死如归,一直以来都在为死亡做准备,是民主制度达成了他的心意,将他判处死刑。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他杀。哲学家不必去自杀,他只要学会如何看待生与死的关系。

20、首先,孔子出生时的古中国,是当时已经有夏商周悠久文明的国度,国土辽阔,号称九州,从夏禹治水到孔子出生,古中国的文明史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之久。

21、一言以蔽之,孔子,文明传承,苏格拉底,离经叛道。

22、“那就用第二个筛子去检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23、所以,确定一个事件或相应信息的真伪的能力的强弱确实关乎一个人的素养,需要努力提高,务必求真求实。

24、------------------------

25、逻辑、论证、知识......一切干巴巴的“事实”或“论证”。

26、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雅典城并没有因为处死苏格拉底而重焕辉煌,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那些法官们在审判后的心路历程。我想,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没办法面对和说服自己的良知了,他们的灵魂,将笼罩在那位老人孤独而顽强的身影下。苏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里去了。“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千年的步行者们越走越远,但是谁都无法从他们心中抹去这个虽然虚幻的名字――苏格拉底。

27、评价的立足点,应该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并以那个时候的价值观和法律为基本点,而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和观点去评价和讨论,而这样的做法,应该具有普适性。

28、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和“礼”。其目的是以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对个人的孝悌忠信进行培养教育。孔子提出“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这样社会就稳定。可以说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贤人”“君子”,从而实现孔子“大同”的政治追求。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

29、“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就是归纳法和一般定义。

30、中国究竟应该走哪一条路?又可能走哪一条路?

31、杨绛一方面在自己的“译后记”里说“希望专家予以指正”,另一方面又在《斐多》初版出版接受采访时说,“挑她的文章的错儿的人”都是“不认识自我,也永远不会认识自我”的“出色的坏蛋(10)”。

32、而苏格拉底的教学,是对话发问、引导、探讨,他学生柏拉图所著的《对话录》里,几乎都是学生对苏格拉底的发问开始,以学生老师的推导为过程,以最后两者认同的定义为告终。

33、柏拉图虽然在作品中贬低“讲故事”,但这并不表明柏拉图认为“讲故事”毫无价值。事实上,柏拉图认为讲故事仍有价值,但其价值低于哲学论证。柏拉图认为,能用讲道理的方式说服人,就优先用讲道理的方式说服人。如果道理讲完了对方还因为愚钝没听明白的话,就再试试讲一个隐含了这个道理的故事。看看能不能再用这个故事感染他。先讲道理,后讲故事,《理想国》、《斐多》都采用了这样的行文结构。

34、面对第二项指控,毒害青年,苏格拉底说,我来来往往所做的无非是劝告各位,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轻视自己的灵魂。在他看来,美德不是由金钱产生,反对过分重视金钱,轻视自己灵魂的风气。他所做的只是把这一切告诉了青年人而已,又有何罪?

35、顺便提一句,落于“讲故事”和“讲道理”之间,处于“中间环节”的教育是体育。

36、“既然这个消息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37、这两个动词合起来只想让苏格拉底做一件事情,也就是“用自己的创作投身教育事业”。杨绛的“培育”一词不仅表明她不知道这种修辞手法,也表明她误读了Jowett的译文。Jowett的英译文模仿了古希腊文的修辞手法,将出于强调的第二个动词译为“cultivate”。Cultivate一词的词根是拉丁文动词colō,意思是“关怀、关心、照料”。关心自己的作品,也就是“投身于作品”的意思。杨绛因为不知cultivate的拉丁文字源,也不知这里表强调的修辞手法,将cultivate错译为“培育”,实在是遗憾。

38、“人穷的时候,就羡慕铺张浪费的人,因为他们觉得‘铺张浪费’就是有钱的标志;人弱小的时候,就羡慕飞扬跋扈的人,因为他们觉得‘飞扬跋扈’就是强大的标志。人想附庸风雅的时候,就最喜欢赞美一些‘其实没看懂’的文章,因为他们觉得‘能正面评价大家都看不懂的文章’就是品味的标志”

39、苏格拉底是独神论者,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神,那个神是理性智慧的化身。而当时雅典是多神论的。

40、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同他的生活实践融为一体的,而他个人的命运同雅典的命运是不可分的。他为了祖国追求善的理想,而他的祖国则用死刑酬答了他的贡献,成全了他的哲学。苏格拉底没有丝毫的激愤、畏惧或是悲哀,而是依旧用他智慧的语调诚挚地奉劝着一切。他明白他是神的使者,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他还有他生命未完成的部分,而死恰恰能给他一个完美的结局。

41、政治家如果愚昧,他就会理直气壮地把人类投入苦难的深渊。

42、既然善为人的精神本性所固有,善恶规定是内在的,人是人自己的道德标准。这样便产生了一个问题,善为人心所固有,是主体的品格或习性,那么,为什么人会有善恶之分?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愿意去犯错误,或者希望为恶,“任何人犯错误都不是自愿的”。因为人心有其所向,人从本性上是趋向于善的,没有人会自愿选择或追求对他而言是邪恶的东西。“没有人有意作恶或无意为善”,趋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人之所以会为恶不为善,这是理智的错误而不是道德的弱点。换言之,人之所以为恶,这源自于人的识见与知识,在于人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所向的善,所背的恶,即人没有把自己所向所背的道理弄清楚,所以,人往往觉得自己的行为在求善,而实际上却是在行恶。在这里,苏格拉底把人的行为善恶归结为知识问题,那么,把德性与知识完全等同起来,在逻辑上必然带来的结果是,人的道德实质在于要发挥人的认知能力去认识自己的所向所背的道理,认识这是善的,那是不善的。人在知德中,自然会为善不为恶,所以,道德的实质问题是知德,知识是至善。

43、苏格拉底继续说:“那么,再用第三个筛子检查看看,你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44、苏格拉底这样孜孜不倦地关心人的内心和灵魂,把道德和知识联系起来,教人努力体认自我,回归内心善性。德性落实到城邦和个人则是正义、勇敢、节制的美德。即便神谶说他是最智慧的,他依然认为自己无知。当他逐一访察以智慧著称的人后,才知道他们有的是有限的知识,甚至根本无知,反而自认为无所不知。如同他们怕死一样,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以其所不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好是坏,但人们都怕死,就好像确知死亡是最坏的境界。苏格拉底不以不知为知,更不会逃避死亡,“苏格拉底悟出了神的本意,真正的智慧是属于神的,神示只是告诉我们,人的智慧微不足道,是没有价值的”所以神认为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让苏格拉底不停地与人辩论检验别人的智慧。反讽和助产士的方法常使别人理屈词穷,陷入尴尬的境地,他也因此得罪了一批有名望的政客。这些人对苏格拉底怀恨在心,必欲置其于死地。

45、    为哲学奉献,功劳卓越的苏格拉底,他的结局是凄惨的,因“慢神”“蛊惑青年”之罪名而入狱被判死刑。

46、之前说了79kg的体重虽然不算低,但是如果搭配瘦小体型和71的强壮属性,那么对抗能力会严重不足甚至可以说是差。一碰就倒不至于,但是如果是和维埃拉、马特乌斯这样的兽腰产生碰撞的话,那么基本上是毫无胜算,如果不绕圈控球的话球很容易就被断掉了,根本挤不过。

47、问题在于,任何人在Ta所无知的领域,都是愚昧的。

48、“苏格拉底的学说是道地的道德学说”(6)道德哲学的核心是认知与知识,即对善的认知与知识是压倒一切的。“美德就是知识”,简明扼要地凸显了苏格拉底主知论的伦理道德思想。

49、(省略号为略去的译文。在杨绛的译文中,这段文字在(辽宁人民出版社版)第7-8页)

50、亚里士多德在评价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时曾说,苏格拉底把所有德性都看作是知识的样式。在苏格拉底时期,希腊流行着四种美德,即勇敢、公正、节制和智慧。苏格拉底清楚地认识到,所谓四德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统一性或道德规定性,这就是人的自我识见与知识。因为勇敢之为德,就要知道何为勇敢,并用在正当的地方,这是一种知识;公正之为德,就要知道什么是公正,这也是一种知识;节制之为德,就要知道依什么原则来规范自己,同样也是一种知识,由此可见,伦理道德是以理性为基础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伦理道德问题就是识见与知识的问题。

51、杨绛说他“既不懂古希腊、也不懂哲学”,但是想“避免哲学术语,文学性地翻译《斐多》(5)”。我想杨绛大概没搞清一件事,那就是只有懂哲学的人才有资格说“避免哲学术语”。这和既然不会写字就没资格说“避免错别字”是同样的道理。《斐多》中按页数计算的前五分之四的内容都是有关灵魂不死的论证,最后五分之一的内容是一个寓言故事和苏格拉底服毒身亡的过程。在数量上定性分析,《斐多》里五分之四的内容都落在杨绛的翻译能力以外。从译文品质上定量分析,杨绛所译《斐多》里前五分之四的有关哲学论证的内容,术语翻译错误,行文晦涩繁杂,约等于胡编乱造,没有任何阅读价值。

52、Phaedo60e-61a里面的几个关键的错译

53、你们都希望在我们争吵时,凑热闹说,“打,苏格拉底!”、“做得好,克珊西帕!”

54、这句话有两个动词并不等于古希腊文想督促苏格拉底做两件事。在古希腊文中,用两个含义不同但含义接近的祈使动词并列是一种表强调的修辞手法。这个督促的第一个动词是“创作(poiei)”,第二个动词是“工作(ergazou)”。“培育音乐”也就是“把你创作的作品作为你的事业”的意思。

55、毕竟,孔子之后,中国再无能超越孔子的思想家,而苏格拉底死后,有一代比一代进步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56、杨绛如果能稍稍学习一下柏拉图的思想作为她的背景知识的话,这么严重的错译就不会发生。

57、少一些八卦和谣言,多一些真实和真理,世界顿时清静了。

58、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人类永恒的隐痛。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归宿。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向死亡趋近的过程。对于死亡,人们总是怀着莫名的恐惧和敬畏。正如叔本华所说,人们怕死,事实上是怕个体的毁灭,而死也毫不隐讳把自己表现为这种毁灭。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死亡,如何看待死后的未知状态,如何进行死亡的价值评价,是涉及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的终极问题之一。作为世界文明史一大公案的苏格拉底之死为我们公正看待死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59、创作家。通常译为“诗人”但并不确切。结合本文的上下文,应当译为“故事家”、“创作家”、“传说家”等较为妥当。这些虚构作家是柏拉图思想里受负面批判的对象。Poiētēs和梦里对苏格拉底的督促的"创作(poiei)"同词根。

60、苏格拉底以牛虻自喻,而把雅典比作一匹又大又肥、丧失活力的骏马,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不断去叮咬骏马,使它保持清醒。

61、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人类永恒的隐痛。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归宿。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向死亡趋近的过程。对于死亡,人们总是怀着莫名的恐惧和敬畏。正如叔本华所说,人们怕死,事实上是怕个体的毁灭,而死也毫不隐讳把自己表现为这种毁灭。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死亡,如何看待死后的未知状态,如何进行死亡的价值评价,是涉及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的终极问题之一。作为世界文明史一大公案的苏格拉底之死为我们公正看待死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62、“一个真正的诗人,他不仅把文字造成诗句,还该创造故事”这句话,杨绛不仅译错了两个关键的概念,也颠倒了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想表达的贬低诗人的情感。

63、苏格拉底申辩中有这样的描述特别引人注意:你们如果置我于死地,是不容易找到另外一个人来顶替的,这个人附在城邦上,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说,好像牛虻粘在马身上,这匹骏马由于太大太肥,年龄未老就行动迂缓,需要叮一叮才能焕发精神。

64、我过去常做同一个梦。梦是各式各样的,可是说的总是同一句话。它说:“苏格拉底啊,创作音乐!培育音乐!”我以前呢,以为这是督促我,鼓励我钻研哲学。我生平追随的就是哲学,而哲学是最高尚、最优美的音乐。梦督促我的事,正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就好比看赛跑的人叫参赛的人加劲儿!加劲儿!可是现在呢,我已经判了罪了,因为节日而缓刑,正好有一段闲余的时间。我想,人家通常把诗称为音乐,说不定梦里一次次叫我创作音乐就指做诗,那么我不该违抗,应该听命............然后我想,一个诗人,如果是真的诗人或创造者,他不仅把文字造成诗句,还该创造故事。我不会创造故事,就把现成的伊索寓言改成诗......

65、此外,《论语·颜渊》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大学·中庸》有“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66、苏格拉底没有像孔子那样直接给出一个道理让学生背诵,而是通过不断问答来得出这样道理。如他所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67、第一点,就是孔子是以继承古中国文明(主要是周礼)为己任,而苏格拉底并没有继承古希腊先贤的意思,他更多以“古希腊文明的叛逆者”面目出现。

68、在欧洲文化史上,苏格拉底被视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的地位相同,他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任何一本西方哲学史的书都必然以苏格拉底开头。

69、苏格拉底面对不信神的指控,他说,雅典的公民们,我敬爱你们,但是我要服从神灵胜过服从你们。他认为,自己时常受到灵机的启示。而他信奉的神灵仅仅是他自己的良知。

70、进攻端的表现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出色的,手感在众多高个子中场中数一数灵活度丝毫不比古利特要差,盘带和控球能力也比较出色。能做花式能过人,大长腿做动作很有欺骗性,拉球、麦克基迪转身、假射都是拿手好戏,只不过身体属实拉胯经常出现球过人不过的情况。苏格拉底还有个小优点是花式大师这个隐藏能力,经常能做触发一些像油炸丸子、脚后跟磕球的微操,还是挺不错的。

71、关键词:苏格拉底;申辩;哲学家;死亡;正义

72、亚里士多德曾说有两件事要归于苏格拉底门下:归纳性论证和普遍性定义。苏格拉底总是用辩证法追问最一般最普遍的东西,诸如善时什么,正义是什么。不仅如此,“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来自德尔菲神庙的箴言在苏格拉底的身体力行下扭转了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向:从自然到自我的转变,首先是从有关自然的具体知识到知识本身和认知主体转向。因此,在苏格拉底哲学中知识成为核心问题。“德性即知识”成为其基本命题,而“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正义和其他德性都是智慧”也成为这一命题的题中应有之义。

73、先读全文第1-5页的开篇,了解本文话题;中间80页的哲学论证不用读,知道这里是苏格拉底在颠来倒去地证明“死并不可怕”就可以了;读一下的第86-97页的优美传说;仔细地读第97-101页的苏格拉底毒发身亡的过程,感受柏拉图细腻的描写和杨绛细腻的转译,就可以了。

74、地缘上中国为大陆,偏封闭,且古中国文明高于周围,因此孔子儒学“独尊华夏”,并不太重视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如后世的“华夷之辨”。

75、这幅油画描绘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亲人和弟子们,或掩面痛哭,或低头哀思,而苏格拉底端坐在床上,镇静自若,左手高举,右手欲接过毒药杯。

76、孔子时的古中国已是历史悠久,苏格拉底时的希腊文明后进,古中国华夏高于周边地区,古希腊则更多是学习周边地区,这是中西方都不争的事实。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